精英家教網 > 高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如圖(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P中,BC∥AP,AB⊥BC,CD⊥AP,AD=DC=PD=2,E、F、G分別為線段PC、PD、BC的中點,現將△PDC折起,使平面PDC⊥平面ABCD(圖(2)).
(1)求證:AP∥平面EFG;
(2)若點Q是線段PB的中點,求證:PC⊥平面ADQ;
(3)求三棱錐C-EFG的體積.
分析:(1)由條件可得EF∥CD∥AB,利用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證得EF∥平面PAB.同理可證,EG∥平面PAB,
可得平面EFG∥平面PAB.再利用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可得AP∥平面EFG.
(2)由條件可得DA、DP、DC互相垂直,故AD⊥平面PCD,AD⊥PC.再由EQ平行且等于
1
2
BC可得EQ平行且
等于
1
2
AD,故ADEQ為梯形.再根據D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斜邊上的中線,可得DE⊥PC.再利用直線和
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證得PC⊥平面ADQ.
(3)根據VC-EFG=VG-CEF=
1
3
•S△CEF•CG=
1
3
•(
1
2
•EF•DF
)•CG,運算求得結果.
解答:解:(1)證明:E、F、G分別為線段PC、PD、BC的中點,
可得EF∥CD∥AB.
由于AB?平面PAB,EF不在平面 PAB內,故有 EF∥平面PAB.
同理可證,EG∥平面PAB.
由于EF、EG是平面EFG內的兩條相交直線,
故有平面EFG∥平面PAB.
而PA?平面PAB,∴AP∥平面EFG.
(2)由條件可得,CD⊥AD,CD⊥PD,
而PD、AD是兩條相交直線,故CD⊥平面PAD,
∴∠PDA 為二面角PCD-CD-ABCD的平面角.
再由平面PCD⊥平面ABCD,可得PD⊥AD,故DA、DP、DC互相垂直,故AD⊥平面PCD,
而PC?平面PCD,故有AD⊥PC.
∵點Q是線段PB的中點,∴EQ平行且等于
1
2
BC,∴EQ平行且等于
1
2
AD,故四邊形ADEQ為梯形.
再由AD=DC=PD=2,可得D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斜邊上的中線,∴DE⊥PC.
這樣,PC垂直于平面ADQ中的兩條相交直線AD、DE,∴PC⊥平面ADQ.
(3)VC-EFG=VG-CEF=
1
3
•S△CEF•CG=
1
3
•(
1
2
•EF•DF
)•CG=
1
3
•(
1
2
×1×1
)×1=
1
6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應用,用等體積法求棱錐的體積,
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AC=AA1=
3
,∠ABC=60°.
(1)證明:AB⊥A1C;
(2)求二面角A-A1C-B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07•廣州二模)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B=2,BC=1,AA1=
6
,D是棱CC1的中點.
(Ⅰ)證明:A1D⊥平面AB1C1;
(Ⅱ)求二面角B-AB1-C1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B1,AC1⊥平面A1BD,D為AC的中點.
(1)求證:B1C1⊥平面ABB1A1;
(2)在線段CC1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直線A1E與平面A1B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為
3
3
,若存在,試確定E的位置,并判斷平面A1BD與平面BDE是否垂直?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B1=BC,AC1⊥平面A1BD,D為AC的中點.
(1)求證:B1C∥平面A1BD;
(2)求證:B1C1⊥平面ABB1A1;
(3)在CC1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BA1E=45°,若存在,試確定E的位置,并判斷平面A1BD與平面BDE是否垂直?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1•重慶模擬)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B=2,BC=1,AA1=
6

(Ⅰ)求點A1到平面AB1C1的距離;
(Ⅱ)求二面角B-AB1-C1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