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30492  30500  30506  30510  30516  30518  30522  30528  30530  30536  30542  30546  30548  30552  30558  30560  30566  30570  30572  30576  30578  30582  30584  30586  30587  30588  30590  30591  30592  30594  30596  30600  30602  30606  30608  30612  30618  30620  30626  30630  30632  30636  30642  30648  30650  30656  30660  30662  30668  30672  30678  30686  266669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ABC中,已知a=2bcosC,那么這個三角形一定是( 。
A、等邊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關(guān)x的一元二次函數(shù)f(x)=ax2-bx+1,設集合P={1,2,3}Q={-1,1,2,3,4},分別從集合P和Q中隨機取一個數(shù)a和b得到數(shù)對(a,b).
(1)列舉出所有的數(shù)對(a,b)并求函數(shù)y=f(x)有零點的概率;
(2)求函數(shù)y=f(x)在區(qū)間[1,+∞)上是增函數(shù)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考生參加一所大學自主招生考試,面試時從一道數(shù)學題,兩道自然科學類題,三道社科類題中任選兩道回答,且該生答對每一道數(shù)學、自然科學、社科類試題的概率依次為0.6、0.7、0.8.
(1)求該考生恰好抽到兩道社科類試題的概率;
(2)求該考生抽到的兩道題屬于不同學科類并且都答對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任取一個三位正整數(shù)n,則對數(shù)log2n是一個正整數(shù)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假設小軍、小燕和小明所在的班級共有50名學生,并且這50名學生早上到校先后的可能性相同,則“小燕比小明先到校,小明又比小軍先到校”的概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同時擲兩顆骰子,得到點數(shù)分別為a,b,則橢圓
x2
a2
+
y2
b2
=1(a>b>0)的離心率e>
3
2
的概率是( 。
A、
1
18
B、
5
36
C、
1
6
D、
1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對酷愛運動的年輕夫婦給他們12個月大的嬰兒3塊分別寫有“20”,“08”和“北京”的字塊,如果嬰兒能夠排成“2008北京”或者“北京2008”,則他們就給嬰兒獎勵.假設嬰兒能將字塊橫著正排,那么這個嬰兒能得到獎勵的概率是(  )
A、
1
6
B、
1
4
C、
1
3
D、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班準備到郊外野營,為此向商店定了帳篷,如果下雨與不下雨是等可能的,能否準時收到帳篷也是等可能的,只要帳篷如期運到,他們就不會淋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不會淋雨
B、淋雨的可能性為
3
4
C、淋雨的可能性為
1
2
D、淋雨的可能性為
1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n個首項都是1的等差數(shù)列,設第m個數(shù)列的第k項為amk(m,k=1,2,3,…,n,n≥3),公差為dm,并且a1n,a2n,a3n,…,ann成等差數(shù)列.
(Ⅰ)證明dm=p1d1+p2d2(3≤m≤n,p1,p2是m的多項式),并求p1+p2的值;
(Ⅱ)當d1=1,d2=3時,將數(shù)列dm分組如下:(d1),(d2,d3,d4),(d5,d6,d7,d8,d9),…(每組數(shù)的個數(shù)構(gòu)成等差數(shù)列).設前m組中所有數(shù)之和為(cm4(cm>0),求數(shù)列{2cmdm}的前n項和Sn
(Ⅲ)設N是不超過20的正整數(shù),當n>N時,對于(Ⅱ)中的Sn,求使得不等式
150
(Sn-6)>dn
成立的所有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A(-2,0),B(2,0)為橢圓C的左、右頂點,F(xiàn)為其右焦點,P是橢圓C上異于A,B的動點,且△APB面積的最大值為2
3

(Ⅰ)求橢圓C的方程及離心率;
(Ⅱ)直線AP與橢圓在點B處的切線交于點D,當直線AP繞點A轉(zhuǎn)動時,試判斷以BD為直徑的圓與直線PF的位置關(guān)系,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