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兩個帶電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兩平行板間的勻強電場中,P從兩極板正中央射入,Q從下極板邊緣處射入,它們最后打在同一點(重力不計),則從開始射入到打到上極板的過程中, 關于兩個帶電粒子P、Q ( )
A.它們所帶的電荷量之比qP∶qQ=1∶2
B.它們動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2
C.它們運動時間的大小關系是tP∶tQ =1∶2
D.它們運動加速度的大小關系是aP∶aQ=1∶2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一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圓盤可繞通過圓盤中心且垂直于盤面的豎直軸OO′轉動,如圖所示。在圓盤上放置一木塊,當木塊隨圓盤一起勻速轉動時,關于木塊的受力情況,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反
B.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背離圓盤中心
C.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圓盤中心
D.木塊與圓盤間沒有摩擦力作用,木塊受到向心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A、B長為L=8cm,兩板間距離d=8cm,A板比B板電勢高400V,一帶正電的粒子電荷量為q=1.0×10—10C、質量為m=1.0×10—20kg,沿電場中心線RO垂直電場線飛入電場,初速度v0=2.0×106m/s,粒子飛出電場后經過界面MN、PS間的無電場區(qū)域,然后進入固定在O點的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區(qū)域(設界面PS右側點電荷的電場分布不受界面的影響).已知兩界面MN、PS相距為6cm,D是中心線RO與界面PS的交點,O點在中心線上,距離界面PS為10cm,粒子穿過界面PS做勻速圓周運動,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線上的熒光屏bc上.(靜電力常量k=9.0×109 N·m2/C2,粒子的重力不計)
(1)求粒子穿過界面MN時偏離中心線RO的距離為多遠;到達PS界面時離D點為多遠;
(2)確定點電荷Q的電性并求其電荷量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電源與外電阻R連接成閉合回路,對于電源的路端電壓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U=IR,則U 與R的大小成正比
B.因U=IR,則R=0時,必有U=0
C.流過電源的電流越大,路端電壓U也越大
D.若外電路斷開,回路中電流為0,路端電壓也等于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馬鞍山二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A、B、C、D、E、F為勻強電場中一個正六邊形的六個頂點,已知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 V、2 V、5 V,則D、E兩點的電勢分別為 V、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馬鞍山二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帶負電的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沿曲線abc從a運動到c,已知點電荷速率是不斷減少的。關于b點電場強度E的方向,下列圖示中可能正確的是(虛線是曲線在b點的切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前4s內的位移是64m,則物體在前一半時間內所通過的位移是_______m,經過后一半位移所需的時間是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一中高一10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向東行駛的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第6s末到第8s末運動了20m,第12s末到第14s末運動了8m。求:
(1)汽車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汽車第15s內的速度和位移;
(3)汽車前20s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2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運動狀態(tài)與所受外力的關系,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恒定的外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發(fā)生改變
B.物體受到不為零的合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tài)要發(fā)生改變
C.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時,它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D.物體的運動方向與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