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甲物體沿直線MN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1. P點到MN的垂直距離為s,如圖所示. 乙物體由P點開始運動,要追上甲物體. 設乙物體可沿任意方向運動且速度大小始終是v2. 已知v2>v1. 某時刻當甲位于直線MN上的F點時,乙物體由P點開始運動,問,乙物體能否追上甲物體?哪種追趕方式用時最短?同學們通過分析以后得出以下幾種不同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A.乙物體沿PFN的路線追趕甲物體時,用時最短
B.乙物體追趕過程中,保持其速度的方向總是指向甲物體,這樣運動方式用時最短
C.通過計算,使乙物體沿某直線PE運動,到達直線MN時正好與甲物體相遇,這種方式用時最短
D.在A、BC三種追趕方式中,乙物體都能追上甲物體
CD
在ABC三種追趕方式中都能追上甲物體,但所用時間不同,把乙物體的運動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分運動,由各分運動具有獨立性和等時性可知可以最短時間追上甲物體,C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A物體做速度為1m/s的勻速直線運動,A出發(fā)后的6s末,B物體從同一地點由靜止出發(fā)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m/s2,且A、B運動方向相同,問:
(1)B出發(fā)后經(jīng)過多長時間追上A;
(2)A、B相遇前,它們之間的最大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2所示,則
A.兩物體同時出發(fā)
B.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
C.乙物體運動中的瞬時速度要大些,但全過程(0-25s內)的平均速度要小些
D.兩物體在10 s時相距最遠,在25 s時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2分)在高速公路上,有時會發(fā)生“追尾”的事故:后面的汽車撞上前面的汽車。我國高速公路的最高車速限制值為120km/h。設某人駕駛汽車正以最高時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駛,該車剎車時產生的加速度大小為 5m/s2,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從意識到應該剎車至操作剎車的時間)約為0.5s,試問:
(1)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最后汽車停下來所需的時間。
(2)若駕駛員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150米停有一事故車,即刻意識到要剎車停車避險,問該駕駛員是否有安全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2分)如圖,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接力賽的交接棒。已知甲、乙兩運動員經(jīng)短距離加速后都能達到并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設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的,加速度大小為2.5m/s2. 乙在接力區(qū)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在甲乙相遇時完成交接棒.在某次練習中,甲以v=8m/s的速度跑到接力區(qū)前端s0=11.0m處向乙發(fā)出起跑口令.已知接力區(qū)的長度為L=20m.求:

(1)此次練習中交接棒處離接力區(qū)前端的距離.
(2)為了達到理想成績,需要乙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則甲應在接力區(qū)前端多遠時對乙發(fā)出起跑口令?
(3)在(2)中,棒經(jīng)過接力區(qū)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獵狗能以最大速度v1=10m/s持續(xù)地奔跑,野兔只能以最大速度v2=8m/s的速度持續(xù)奔跑。一只野兔在離洞窟s1=200m處的草地上玩耍,被獵狗發(fā)現(xiàn)后徑直朝野兔追來。兔子發(fā)現(xiàn)獵狗時,與獵狗相距s2=60m,兔子立即掉頭跑向洞窟。設獵狗、野兔、洞窟總在同一直線上,求:野兔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證安全回到洞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某轎車從靜止開始以2m/s2的加速度追趕其前方X=96m處以V=4m/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自行車,試問(1)轎車經(jīng)多久才能追上自行車?
(2)追上前何時兩車間距最大?最大間距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甲、乙兩汽車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勻速運動,速度均為16 m/s.在前面的甲車緊急剎車,加速度為 a1="3" m/s2,乙車由于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5 s而晚剎車,已知乙的加速度為a2="4" m/s2,為了確保乙車不與甲車相撞,原來至少應保持多大的車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一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去新華書店買書,在書店停留一會又做勻速直線運動返回出發(fā)點。在下圖中,可以大致表示該同學運動的s-t圖像是其中的哪一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