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s2 |
2Hh |
s2 |
2H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高一物理(2001—2002形成性練習(xí)) 題型:038
如圖所示的裝置,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1kg、
=2kg,A、B疊放在一起,在B與墻之間用勁度系數(shù)為k=100N/m的輕彈簧相連接.A、B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的2N.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做簡諧振動,振動中A、B始終沒有相對運動.求:
(1)當(dāng)物體A、B通過平衡位置時,A、B之間的靜摩擦力的大�。�
(2)A、B一起做簡諧振動的最大振幅可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0111 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現(xiàn)要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受力的關(guān)系”。小車所受拉力及其速度的大小可分別由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記錄下來。速度傳感器安裝在距離L= 48.0cm的長木板的A、B兩點。
①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A.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
B.平衡摩擦力,讓小車在沒有拉力作用時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
D.接通電源后自C點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細線拉力F的大小及小車分別到達A、B時的速率vA、vB;
E.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fù)D的操作。
②下表中記錄了實驗測得的幾組數(shù)據(jù),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的速率的平方差,則加速度的表達式a = 。
表中的第3次實驗數(shù)據(jù)應(yīng)該為a= m/s2(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③如圖所示的坐標(biāo)紙上已經(jīng)繪出了理論上的a-F圖象。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坐標(biāo)紙上作出由實驗測得的a-F圖線。
次數(shù) | F(N) |
| a(m/s2) |
1 | 0.60 | 0.77 | 0.80 |
2 | 1.04 | 1.61 | 1.68 |
3 | 1.42 | 2.34 | ▲ |
4 | 2.62 | 4.65 | 4.84 |
5 | 3.00 | 5.49 | 5.72 |
④對比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計算得到的兩個關(guān)系圖線,分析造成上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寫出一個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