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在“研究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實驗中:
(1)安裝實驗裝置的過程中,斜槽末端切線必須是水平的,這樣做的目的是B
A.保證小球飛出時,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證小球飛出時,初速度水平
C.保證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每次都相等
D.保證小球運動的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2)在做“研究平拋運動”實驗中,引起實驗結果偏差較大的原因可能是B
①安裝斜槽時,斜槽末端切線方向不水平    ②確定Oy軸時,沒有用重垂線
③斜槽不是絕對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④空氣阻力對小球運動有較大影響
A.①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④
(3)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中,A、B兩球同時落地,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某同學設計了如圖乙的實驗:將兩個斜滑道固定在同一豎直面內,最下端水平,把兩個質量相等的小鋼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滑道2與光滑水平板銜接,則他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擊中球2,這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是勻速直線運動.

(4)該同學采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到如圖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拋運動的照片,圖中背景方格的邊長為L=5cm,A.B.C是攝下的三個小球位置,如果取g=10m/s2,那么:
A.照相機拍攝時每0.1s曝光一次;
B.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的大小為1.5m/s.

分析 (1)在實驗中讓小球在固定斜槽滾下后,做平拋運動,記錄下平拋后運動軌跡.然后在運動軌跡上標出特殊點,對此進行處理,由于是同一個軌跡,因此要求拋出的小球初速度是相同的,所以在實驗時必須確保拋出速度方向是水平的,同時固定的斜槽要在豎直面.
(2)在做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小球每次能否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做平拋運動,在具體操作中,無論是影響水平方向的運動,還是影響豎直方向上的運動,都會引起實驗誤差.
(3)在甲實驗中,兩球始終同時落地,則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相同,在乙實驗中,兩球相撞,知兩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相同.
(4)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解答本題的突破口是利用在豎直方向上連續(xù)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等于常數(shù)解出閃光周期,然后進一步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推論求解.
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對于豎直方向根據(jù)△y=gT2求出時間單位T.對于水平方向由公式v0=$\frac{x}{t}$ 求出初速度.

解答 解:(1)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很關鍵的地方是要保證小球能夠水平飛出,只有水平飛出時小球才做平拋運動,故ACD錯誤,B正確.
(2)①當斜槽末端切線沒有調整水平時,小球脫離槽口后并非做平拋運動,但在實驗中,仍按平拋運動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會造成較大誤差,故斜槽末端切線不水平會造成誤差;
②確定Oy軸時,沒有用重錘線,就不能調節(jié)斜槽末端切線水平,和①類似,所以②會引起實驗誤差;
③只要讓它從同一高度、無初速開始運動,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與槽之間存在摩擦力,仍能保證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軌道不必要光滑,所以③不會引起實驗誤差.
④空氣阻力對小球運動有較大影響時,物體做的就不是平拋運動了,平拋的規(guī)律就不能用了,所以④會引起實驗誤差.
綜上所述會引起實驗誤差的有①②④,故ACD錯誤,B正確.
(3)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B球就水平飛出,同時A球被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兩球同時落到地面,知B球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與A球相同,即平拋運動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
把兩個質量相等的小鋼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滑道2與光滑水平板吻接,則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球1落到水平木板上擊中球2,知1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與2球相同,即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4)在豎直方向上有:△h=5L-3L=gT2
解得:T=$\sqrt{\frac{2L}{g}}$=$\sqrt{\frac{2×0.05}{10}}$=0.1s
水平方向:3L=v0t,
故v0=$\frac{3L}{T}$=$\frac{3}{2}\sqrt{2gL}$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0=1.5m/s.
故答案為:(1)B;(2)B;(3)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擊中球2,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是勻速直線運動;(4)A、0.1;B.1.5.

點評 (1、4)在實驗中如何實現(xiàn)讓小球做平拋運動是關鍵,因此實驗中關鍵是斜槽末端槽口的切線保持水平及固定后的斜槽要豎直.對于平拋運動問題,一定明確其水平和豎直方向運動特點,尤其是在豎直方向熟練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和推論解題.
(2)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在實驗時就要保證物體做的是平拋運動,特別是初速度,由于需要多次的運動,還要保證每次的平拋初速度在水平方向且相同,所有對實驗各個方面的要求都要做到.
(3)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汽車以54km/h的速度行駛30s后突然剎車.設剎車過程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4m/s2
求:(1)剎車后的頭4s內汽車前進的距離;
(2)汽車停止運動前的最后1s內前進的距離;
(3)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所用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一只電壓表讀數(shù)偏小,為糾正這一偏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減少表頭線圈的匝數(shù)B.增大表內的串聯(lián)電阻
C.增強表頭的永久磁鐵的磁性D.轉緊表內的螺旋彈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在任何兩個相鄰的1s內,位移的增量為(  )
A.1 mB.5 mC.10 m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導線框MNQP近旁有一個跟它在同一豎直平面內的矩形線圈abcd,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電阻變大時,abcd中有感應電流
B.當電阻變小時,abcd中有感應電流
C.電阻不變,將abcd在其原來所在的平面內向PQ靠近時,其中有感應電流
D.電阻不變,將abcd在其原來所在的平面內豎直向上運動時,其中有感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亞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學》中說:一切物體都具有某種“自然本性”,物體由其“自然本性”決定的運動稱之為“自然運動”,而物體受到的推、拉、提、舉等作用后的非“自然運動”稱之為“受迫運動”,伽利略、笛卡爾、牛頓等人批判的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這些說法,建立了新物理學;新物理學認為一切物體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慣性”,下列關于“慣性”和“運動”的說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學的是( 。
A.一切物體的“自然運動”都是速度不變的運動--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
B.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是使物體做“受迫運動”即變速運動的原因
C.豎直向上拋出的物體,受到了重力,卻沒有立即反向運動,而是繼續(x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后才反向運動,是由于物體具有慣性
D.可繞豎直軸轉動的水平圓桌轉得太快時,放在桌面上的盤子會向桌子邊緣滑去,這是由于“盤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過了“桌面給盤子的摩擦力”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有位同學利用DIS實驗來測小車的加速度:他做了一個U形遮光板,遮光片寬度為5mm,兩遮光片間的透光部分距離為10cm,如圖所示.將此遮光板裝在小車上,實驗時測得兩次遮光時間分別為t1=0.100s,t2=0.050s,則第一個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05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約為0.037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1)圖1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CE
A.實驗時應選用密度大體積小,并且下端有橡膠墊的重錘
B.實驗時,應先松開紙帶讓重錘下落,后接通電源
C.要選用第1、2點間距離接近2mm的紙帶
D.實驗結果總是動能的增量略大于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E.紙帶的上端用夾子夾住比用手拉住要好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某同學選擇了一條合理的紙帶,用刻度尺測量時各計數(shù)點對應刻度尺上的讀數(shù)如圖17所示,數(shù)值的單位是mm;圖2中O點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第一個點,A、B、C、D、E分別是每打兩個點取出的計數(shù)點.設重物的質量為1kg,(當?shù)刂亓铀俣萭=9.8m/s2.)

(1)重物從開始下落到計時器打B點時,減少的重力勢能△EpB=1.91J(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重物下落到計時器打B點時增加的動能△EKB=1.88J(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紙帶提供的數(shù)據(jù),重錘從靜止開始到打出B點的過程中,得到的結論是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重錘重力勢能減少等于動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電磁振蕩與機械振動相比( 。
A.變化規(guī)律不同,本質不同B.變化規(guī)律相同,本質相同
C.變化規(guī)律不同,本質相同D.變化規(guī)律相同,本質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