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甲車以10米/秒,乙車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車道中同向前進,若甲車駕駛員在乙車后方距離d處發(fā)現(xiàn)乙車,立即踩剎車使其車獲得2米/秒2的加速度,為使兩車不致相撞,d的值至少應為(  )
A.3米B.9米C.16米D.20米

分析 速度大者減速追速度小者,當速度相等時,距離最小,抓住速度相等時恰好追上,結合位移公式求出d的最小值.

解答 解:當甲乙速度相等時,所經(jīng)歷的時間t=$\frac{{v}_{甲}-{v}_{乙}}{a}$=$\frac{10-4}{2}$s=3s.
根據(jù)位移關系得,$\frac{{{v}_{甲}}^{2}-{{v}_{乙}}^{2}}{2a}={v}_{乙}t+d$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d=9m.知d的最小值為9m.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抓住臨界情況,即速度相等時恰好追上,結合位移關系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一實驗小組準備探究某種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線,他們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電路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將圖2中的實物連線按電路圖補充完整.
(2)考慮電表內(nèi)阻的影響,該元件電阻的測量值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
(3)在電路圖中閉合開關S,電流表、電壓表均有示數(shù),但無論怎樣移動變阻器滑動片,總不能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調(diào)為零.原因可能是圖中的f(選填a、b、c、d、e、f)處接觸不良.
(4)實驗測得表格中的7組數(shù)據(jù).請在圖3坐標紙上作出該元件的I-U圖線.
序號電壓/V電流/A
10.000.00
20.400.02
30.800.05
41.200.12
51.600.20
62.000.31
72.400.44
(5)為了求元件Q在I-U圖線上某點的電阻,甲同學利用該點的坐標I、U,由R=$\frac{U}{I}$求得.乙同學作出該點的切線,求出切線的斜率k,由R=$\frac{1}{k}$求得.其中甲(選填“甲”、“乙”)同學的方法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經(jīng)典時空觀和相對論時空觀,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經(jīng)典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獨立于物體及其運動而存在的
B.相對論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與物體及其運動有關系
C.經(jīng)典力學只適用于宏觀物體、低速運動問題,不適用于高速運動的問題
D.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遠小于光速時,關于物體的運動相對論和經(jīng)典力學的結論仍有很大的區(qū)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平均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x}{△t}$,當△t充分小時,該式可表示t時刻的瞬時速度
B.勻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不等于瞬時速度
C.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確描述變速運動
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物體A靠在豎直墻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靜止.物體A的受力個數(shù)為( 。
A.2個B.3個C.4個D.5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以下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
A.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供小車運動的平板應光滑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
C.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必需選擇紙帶上的第一打點為起始點
D.在“探究彈簧彈力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彈簧豎直懸掛狀態(tài)下測出彈簧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10:1,電源電壓u=220$\sqrt{2}$sin100πt(V),通過電阻R0接在變壓器原線圈兩端,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shù)為12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0A.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R0的阻值是100ΩB.電源的功率是120W
C.若將開關斷開,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22VD.副線圈中電流的頻率是10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個曲面體A,其底端切線是水平的.一個可看作質(zhì)點的滑塊B.現(xiàn)在提供的實驗測量工具只有天平、直尺.請設計一個實驗,測出滑塊B自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到底端過程中,滑塊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另外手頭還有白紙、復寫紙、膠帶和圓規(guī)等)
要求:(1)簡要說明實驗中要測量的物理量和依據(jù)的物理規(guī)律;
(2)簡要說明實驗步驟;
(3)寫出滑塊B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表達式$W=mgH-\frac{mg{s}^{2}}{4h}$(重力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a、b是真空中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A、B為兩點電荷連線中垂線上的兩點.現(xiàn)將一正點電荷q由A點沿中垂線移到B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點電勢大于B點電勢
B.A點電場強度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
C.電荷在A的電勢能等于在B點的電勢能
D.電荷移動過程中,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