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s | B. | 5s | C. | 7.5s | D. | 8.5s |
分析 結合位移關系,通過運動學公式求出追及的時間,注意B速度減速到零不再運動.
解答 解:B減速到零所需的時間:t=$\frac{0-{v}_{0}}{a}=\frac{-10}{-2}s=5s$,
B減速到零經歷的位移${x}_{B}=\frac{0-{{v}_{0}}^{2}}{2a}=\frac{-100}{-4}m=25m$,此時A的位移xA=vAt=4×5m=20m,
因為xB+d>xA,所以B停止時,A還未追上B,
則繼續(xù)追及的時間$t′=\frac{{x}_{B}+d-{x}_{A}}{{v}_{A}}=\frac{25+9-20}{4}s=3.5s$,
可知追及的時間t總=t+t′=5+3.5s=8.5s,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運動學中的追及問題,在求解追及的時間時,要注意B在摩擦力作用下減速到零后不再運動.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因為A球質量小于B球質量,A球機械能減小量小于B球機械能增加量 | |
B. | 到達豎直狀態(tài)兩球速率相等 | |
C. | A與B各自機械能都不守恒,但桿對A和B做功代數和為零則A與B和桿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 |
D. | 當A到達最高點時,桿對它為支持力且豎直向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湯姆孫發(fā)現了電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 | |
B. | 盧瑟福發(fā)現了電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 | |
C.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 | |
D. | 玻爾受普朗克的量子論和愛因斯坦關于光子概念的啟發(fā)提出了玻爾原子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0~2s時間內,F1與F2的合力小于F3 | |
B. | 在0~2s時間內,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 | |
C. | 在3~5s時間內,F1與F2的合力小于F3 | |
D. | 在3~5s時間內,F1與F2的合力大于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0與2cm之間靠近Q1 | B. | 在0與2cm之間靠近Q2 | ||
C. | 在0位置的左側 | D. | 在2cm位置的右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α 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的結構 | |
B. | 根據波爾理論,氫原子輻射出一個光子后,氫原子電勢能減小,核外電子運動的加速度增大 | |
C. | 一塊純凈的放射性元素的礦石經過一個半衰期以后它的總質量僅剩下一半 | |
D. | ${\;}_{92}^{238}U$經過多次α、β衰變形成穩(wěn)定的${\;}_{82}^{206}Pb$的過程中,有6個中子轉變成質子 | |
E. | 質子、中子、α粒子的質量分別是m1、m2、m3,質子和中子結合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U=44 V,I=0.5 A | B. | U=44 V,I=0.02 A | ||
C. | U=44 $\sqrt{2}$V,I=0.5$\sqrt{2}$A | D. | U=44$\sqrt{2}$ V,I=0.02 $\sqrt{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