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裝置中.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傾角為θ=30°兩個光滑的定滑輪的半徑很小,用一根跨過定滑輪的細線連接甲、乙兩物體,把甲物體放在斜面上且連線與斜面平行,把乙物體懸在空中,并使懸線拉直且偏離豎直方向α=60°.現(xiàn)同時釋放甲、乙兩物體,乙物體將在豎直平面內擺動,當乙物體運動經(jīng)過最高點和最低點時,甲物體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動.已知乙物體的質量為m=1kg,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分析:乙物體擺到最高點時繩子拉力最小,根據(jù)沿繩子方向合力為零求出繩子的拉力;擺到最低點時繩子拉力最大,根據(jù)動能定理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乙物體在最低點時繩子的拉力.當繩子的拉力最小時,甲物體有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靜摩擦力,當繩子拉力最大時,甲物體有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靜摩擦力,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求出甲物體的質量和斜面對甲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
解答:解:A、乙物體擺到最高點時繩子拉力最小,有:mgcos60°=T1=5N.故A正確.
B、由最高點到最低點,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l(1-cos60°)=
1
2
mv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T2-mg=m
v2
l
.聯(lián)立兩式得,T2=20N.故B正確.
C、對甲物體有:mgsin30°=T1+fm,mgsin30°+fm=T2,聯(lián)立兩式得,m=2.5kg,fm=7.5N.故C錯誤,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乙物體擺到最低點時有最大拉力,擺到最高點時有最小拉力.以及知道在乙物體擺到最低點時有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靜摩擦力,擺到最高點時有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靜摩擦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伽利略在物理學研究方面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包括數(shù)學推演)和諧地結合起來,有力地推進了人類科學認識的發(fā)展,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某?萍夹〗M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1)實驗時,讓滑塊從不同高度由靜止沿斜面下滑,并同時打開水龍頭的閥門,使水流到量筒中;當滑塊碰到擋板的同時關閉閥門(整個過程中水流可視為均勻穩(wěn)定的).該實驗探究方案是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來測量
時間
時間
的.
(2)下表是該小組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其中s為滑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下滑的距離,V為相應過程中量筒中收集的水量.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根據(jù)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
s
V2
是一常數(shù)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
s
V2
是一常數(shù)
,可以得出滑塊沿斜面下滑是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結論.

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s (m) 4.5 3.9 3.0 2.1 1.5 0.9 0.3
V(mL) 90 84 72 62 52 40 23.5
s
V2
5.6×10-4 5.5×10-4 5.8×10-4 5.5×10-4 5.6×10-4 5.6×10-4 5.4×10-4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距離測量的不準確,水從水箱中流出不夠穩(wěn)定,還可能來源于
斜面摩擦不均勻、水量測量不準確、滑塊開始下滑和開始流水不同步、滑塊停止下滑和停止流水不同步等都可以
斜面摩擦不均勻、水量測量不準確、滑塊開始下滑和開始流水不同步、滑塊停止下滑和停止流水不同步等都可以
等.(寫出一項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廬陽區(qū)模擬)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討論了自由落體運動和物體沿斜面運動的問題,提出了這樣的猜想:物體沿斜面下滑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同時他還運用實驗驗證了其猜想.合肥一中物理興趣小組依據(jù)伽利略描述的實驗方案,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1)實驗時,讓滑塊從某一高度由靜止沿斜面下滑,并同時打開裝置中的閥門,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當滑塊碰到擋板的同時關閉閥門(整個過程中水流可視為均勻穩(wěn)定的).改變滑塊起始位置的高度,重復以上操作.該實驗探究方案是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來測量
時間
時間
的.
(2)下表是該小組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其中S為滑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下滑的距離,y為相應過程量筒收集的水量.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根據(jù)
s
v2
在誤差的范圍內是一常數(shù)
s
v2
在誤差的范圍內是一常數(shù)
,可以得出滑塊沿斜面下滑是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結論.
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S(m) 4.5 3.9 3.0 2.1 1.5 0.9 0.3
V(mL) 90 84 72 62 52 40 23.5
S
V2
×10-4
5.6 5.5 5.8 5.5 5.6 5.6 5.4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水從水箱中流出不夠穩(wěn)定,還可能來源于
距離測量的不準確
距離測量的不準確
 等.(只要求寫出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
CD
CD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馳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第二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四次的紙帶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
2
2
m/s.

(3)若根據(jù)多次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W-v草圖如圖1所示,根據(jù)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AB
AB


A.W∝
v
    B.W∝
1
v
   C.W∝v2     D.W∝v3
(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確的,則畫出的W-v2圖象應是
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5)在本實驗中你認為影響實驗效果的可能原因是
橡皮筋的規(guī)格不完全相同、木板傾斜過多、小車質量太小等
橡皮筋的規(guī)格不完全相同、木板傾斜過多、小車質量太小等
.(只要回答出一種原因即可)
Ⅱ.現(xiàn)有一特殊的電池,其電動勢E為9~10V,內阻r在35~55Ω范圍,最大允許電流為50mA.為測定這個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某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圖中電壓表的內電阻很大,對電路的影響可以不計;R為電阻箱,阻值范圍為0~9 999Ω;R0是定值電阻.
(1)實驗室備有的定值電阻R0有以下幾種規(guī)格:
A.10Ω,2.5W    B.50Ω,1.0W    C.150Ω,1.0W    D.1 500Ω,5.0W
本實驗應選用
C
C
,其作用是
保護電路
保護電路

(2)該同學接人符合要求的R0后,閉合開關S,調整電阻箱的阻值讀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U,再改變電阻箱阻值,取得多組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3所示的圖線.則根據(jù)該同學所作的圖線可知圖象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的比值表示
電流
電流

(3)根據(jù)圖3所作出的圖象求得該電池的電動勢E為
10
10
V,內電阻r為
4.75
4.7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研究電磁惑應現(xiàn)象的實驗中,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不動時,甲、乙兩個相同的電流表指針的位置如圖所示,當滑片P較快地向a滑動時,兩表指針的偏轉方向是:甲表指針
 
偏,乙表指針
 
偏.(填“向左”或“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得到質量相等的兩輛小車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小車編號 F/N s/cm
1 0.1 50
2 0.2 99.5
(1)從以上兩組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出加速度a1和a2之比為
 
;
(2)從實驗的結果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