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近期我國多個城市的PM2.5數(shù)值突破警戒線,受影響最嚴重的是京津冀地區(qū),霧霾籠罩,大氣污染嚴重.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懸浮顆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對人體形成危害.礦物燃料燃燒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關于PM2.5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PM2.5的尺寸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數(shù)量級相當
B.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屬于布朗運動
C.溫度越低PM2.5活動越劇烈
D.倡導低碳生活減步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減小PM2.5在空氣中的濃度
E.PM2.5中顆粒小一些的,其顆粒的運動比其它顆粒更為劇烈.

分析 “PM2.5”是指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尺度大于空氣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數(shù)量級.
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是固體顆粒、是分子團的運動,不是分子的熱運動.
導致PM2.5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污染,故應該提倡低碳生活.

解答 解:A、“PM2.5”是指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尺度遠大于空氣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數(shù)量級.故A錯誤.
B、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是固體顆粒、是分子團的運動,屬于布朗運動.故B正確.
C、PM2.5受由大量空氣分子對PM2.5無規(guī)則碰撞,溫度越高,空氣分子對顆粒的撞擊越劇烈,則PM2.5的運動越激烈;故C錯誤.
D、導致PM2.5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污染,故應該提倡低碳生活,有效減小PM2.5在空氣中的濃度.故D正確;
E、PM2.5中顆粒小一些的,空氣分子對顆粒的撞擊越不均衡,其顆粒的運動比其它顆粒更為劇烈.故E正確.
故選:BDE.

點評 本題考查了PM2.5的有關問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是一道綜合題,但難度不大,其考點與環(huán)境保護相結合,正是眼下人們最關注的空氣污染問題,可能是考查的熱點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當導線MN沿導軌開始向右滑動的瞬間(導軌間有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正對電磁鐵A的圓形金屬環(huán)B中( 。
A.有感應電流B.沒有感應電流
C.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感應電流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下端系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A,小球被水平擋板P托住使彈簧長度恰為自然長度(小球與擋板不粘連),然后使擋板P以恒定的加速度a(a<g)豎直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對小球從開始運動直至到達最低點的過程,用t表示與擋板分離所經歷的時間,用x表示小球速度最大時彈簧的伸長量,則(  )
A.t=$\sqrt{\frac{2m(g-a)}{ka}}$B.t=$\sqrt{\frac{2mg}{ka}}$C.x=0D.x=$\frac{m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固定光滑斜面底部有一垂直斜面的固定擋板C,勁度系數(shù)為k1的輕彈簧兩端分別與質量均為m的物體A和B連接,勁度系數(shù)為k2的輕彈簧一端與A連接,另一端通過一根輕繩與一輕質小桶P相連,跨過光滑的定滑輪Q放在斜面上,B靠在擋板C處,A和B均靜止.現(xiàn)緩慢地向小桶P內加入細砂,當B與擋板C間擠壓力恰好為零時,
求:(1)小桶P內所加入的細砂質量;
(2)小桶下降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游樂場的過山車的運行過程可以抽象為圖所示模型.弧形軌道的下端與圓軌道相接,使小球從弧形軌道上端A點靜止滑下,進入圓軌道后沿圓軌道運動,最后離開.試分析A點離地面的高度h=3R時,小球在通過圓軌道最高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已知圓軌道的半徑為R,不考慮摩擦等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一位網球運動員用拍朝水平方向擊球,第一只球落在自己一方場地上后彈跳起來剛好擦網而過,落在對方場地A處.第二只球直接擦網而過,也落在A處.球與地面的碰撞是完全彈性的,且空氣阻力不計.
求(1)兩次擊球使球獲得的水平初速度大小之比
(2)若網高h,擊球高度為H,求$\frac{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一個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交變電流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該交變電流的最小值為-20A
B.該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為14.1 A
C.該交變電流的瞬時值表達式為i=20sin0.02t(A)
D.該交變電流的頻率為0.2 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高為h=1.25m的平臺上,覆蓋著一層薄冰.現(xiàn)有一質量為60kg的滑雪愛好者,以一定的初速度v向平臺邊緣滑去,著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4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此可知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
A.滑雪者離開平臺邊緣時的速度大小是5.0m/s
B.滑雪者著地點到平臺邊緣的水平距離是2.5m
C.滑雪者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0.5s
D.著地時滑雪者的瞬時速度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實驗題
某同學通過設計實驗來探究物體因繞軸轉動而具有的轉動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他以圓型砂輪為研究對象,研究其轉動動能與其質量、半徑、角速度等的具體關系.如圖所示,砂輪由動力帶動勻速旋轉,測得其角速度為ω,然后讓砂輪脫離動力,用一把彈性尺子與砂輪接觸使砂輪慢慢停下,設尺和砂輪間的摩擦力恒為$\frac{10}{π}$N,不計轉軸的質量及其與支架間的摩擦.分別取不同質量、不同半徑的砂輪,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轉進行實驗,最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次數(shù)半徑/cm質量/m0角速度/rad•s-1圈數(shù)轉動動能/J
141286.4
24131814.4
34143225.6
44221612.8
543224A
64423225.6
78121625.6
812122457.6
9161232102.4
①由1至3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砂輪的轉動動能與角速度的關系為B(選填字母符號)
A. Ek∞ω   B.Ek∞ω2   C.Ek∞ω3
②由4次和6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第5次砂輪的轉動動能,A=19.2J
③由7至9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砂輪的轉動動能與砂輪半徑的關系為B(選填字母符號)
A.Ek∞r B.Ek∞r2  C.Ek∞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