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在以它們?yōu)轫旤c的三角形中,∠a=30°、∠c=90°,電場方向與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和c點的電勢分別為(2-$\sqrt{3}$)V、(2+$\sqrt{3}$)V和2V.該三角形的外接圓上最低、最高電勢分別為( 。
A.(2-$\sqrt{3}$)V、(2+$\sqrt{3}$)VB.0 V、4 VC.(2-$\sqrt{3}$)V、(2+$\frac{4\sqrt{3}}{3}$)VD.0 V、$\sqrt{3}$V

分析 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圓,其圓心O在ab的中點,該點電勢為2V,OC為等勢線,作出OC的垂線MN為電場線,根據(jù)U=Ed,順著電場線MN,找出離O點最遠的點,電勢最低;逆著電場線,離O點最遠點電勢最高

解答 解:如圖所示,取ab的中點O,即為三角形的外接圓的圓心,且該點電勢為2V,故Oc為等勢線,其垂線MN為電場線,方向為M→N方向. 外接圓上電勢最低點為N點,最高點為M點.
設(shè)外接半徑為R,則UOP=UOa=$\sqrt{3}$V,
   UON=ER,UOP=ERcos30°,
   則  UON:UOP=2:$\sqrt{3}$,
  故UON=2V,N點電勢為零,為最低電勢點,
  同理M點電勢為4V,為最高電勢點.
故選:B

點評 找等勢點,作等勢線,進一步作出電場線,并結(jié)合幾何知識是求電勢問題常用的方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兩塊不帶電的金屬導(dǎo)體A、B均配有絕緣支架,現(xiàn)提供一個帶正電的小球C,請完成下列實驗:
(1)要使兩塊金屬導(dǎo)體帶上等量的異種電荷,則應(yīng)如何操作,哪一塊帶正電?
(2)要使兩塊金屬導(dǎo)題都帶上正電荷,則應(yīng)如何操作?
(3)要使兩塊金屬導(dǎo)題都帶上負電荷,則應(yīng)如何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1所示,一質(zhì)量m=2.0kg的小物塊以某一速度滑上正在運行的足夠長的傳送帶上,地面觀察者記錄了物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圖中取向右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已知傳送帶的速度保持不變(g取10m/s2).求

(1)指出傳送帶的速度大小及方向(不需說明理由);
(2)計算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計算0~2s內(nèi)物塊與傳送帶相對滑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以地面為參考平面,在水平面上豎直放置一輕質(zhì)彈簧,有一物體在它的正上方自由落下,在物體壓縮彈簧到速度減為零時( 。
A.物體的重力勢能最小B.物體的動能最小
C.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D.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塊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運動,在其正前方固定一個足夠長的輕質(zhì)彈簧,如圖所示,當(dāng)物塊與彈簧接觸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接觸彈簧后即做減速運動
B.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
C.當(dāng)彈簧處于壓縮量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
D.當(dāng)物塊的速度最大時,它所受的合力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球放在AB和BC之間,兩板的公共端B是固定在一起的,且AB保持水平,∠ABC>90°.當(dāng)系統(tǒng)共同水平向右運動時,不計摩擦,則(  )
A.球?qū)B板的壓力可能大于mgB.球?qū)B板的壓力可能小于或等于mg
C.對BC板的壓力可能為零D.球?qū)C板的壓力可能大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蘋果自由落向地面時加速度大小為g,在離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徑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為( 。
A.$\frac{g}{4}$B.$\frac{g}{2}$C.g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guān)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秤和天平直接測量
C.物體重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它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大小
D.重力的作用點可以在物體之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在研究勻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小車帶動紙帶運動,用打點計時器打下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按打點先后順序,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依次得到A、B、C、D、E5個計數(shù)點,如圖所示.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點到A點的距離分別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為0.68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6m/s2,加速度方向與小車運動方向相反(填“相同”“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