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④ | B. | ①② | C. | ②③ | D. | ③④ |
分析 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的唯一決定因素是質(zhì)量.
解答 解::①、②、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①正確,②錯誤.
③、慣性的唯一決定因素是質(zhì)量,與其任何因素無關,故③錯誤.
④、由牛頓第二定律,有力就有加速度,故④正確;
故選:A
點評 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需要力的作用;慣性是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需要慣性;而慣性的唯一決定因素是質(zhì)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由空氣進入水中時,電磁波速度減小,聲波速度變大 | |
B. | 紅外線比紅光波長長,它的熱作用很強 | |
C. | 相對論認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慣性參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 |
D. | 照相機鏡頭上的增透膜是利用了光學中的全反射現(xiàn)象 | |
E. | 康普頓效應證明了光具有波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兩波的波長之比為λA:λB=1:2 | B. | 兩波的波長之比為λA:λB=2:1 | ||
C. | 兩波的波速之比可能為vA:vB=1:2 | D. | 兩波的波速之比可能為vA:vB=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按照波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最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最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少,原子總能量增大 | |
B. | 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 | |
C. | 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 |
D. | 隨著溫度的升高,黑體輻射強度的極大值向波長較長方向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cd桿一定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 |
B. | 拉力F的大小一定不變 | |
C. | 回路中的電流強度一定不變 | |
D. | 拉力F的功率等于ab、cd棒上的焦耳熱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相等,有E1>E2,φ1>φ2 | |
B. | 若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相等,有E1<E2,φ1<φ2 | |
C. | 不論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是否相等,總有E1>E2,E3=E4 | |
D. | 只有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相等,才有E1>E2,E3=E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動小車的加速度為1m/s2,這兩段位移中間的2s內(nèi)位移為34m | |
B. | 電動小車的加速度為2m/s2,這兩段位移中間的2s內(nèi)位移為25m | |
C. | 電動小車的加速度為1m/s2,這兩段位移中間的2s內(nèi)位移為22m | |
D. | 電動小車的加速度為2m/s2,這兩段位移中間的2s內(nèi)位移為34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心加速度變小 | B. | 線速度減小 | C. | 角速度不變 | D. | 運行周期縮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靜止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frac{3mg}{4}$ | |
B. | 小球靜止時細繩的拉力大小為$\frac{4mg}{5}$ | |
C. | 細繩燒斷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立即變?yōu)間 | |
D. | 細繩燒斷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立即變?yōu)?\frac{5g}{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