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有一質量為m,邊長為a的正方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因素μ=0.3.為使它水平移動距離a,可以采用將它翻倒或向前勻速平推兩種方法.則( 。
A.將它翻倒比平推前進做的功少B.將它翻倒比平推前進做的功多
C.兩種情況做功一樣多D.翻倒時不做功

分析 由于翻到時外力做的功等于將物體的重心升高到最高的過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根據(jù)做功的公式W=Fs分別求出兩種情況下所做的功,然后進行比較.

解答 解:將正方體翻到的圖示如圖:

只需克服重力做功將正方體的對角線推到豎直方向即可,則力F做的功:
W1=mg($\frac{\sqrt{2}}{2}$a-$\frac{a}{2}$)=0.21mga
水平推動前進時做的功:W2=μmga=0.3mga
故將它翻倒比平推前進做的功少.
故選:A.

點評 本題中將物體翻到的過程中的力可能是恒力,有可能是變力,所以解答的關鍵是判斷出將正方體翻到時的臨界情況,求出克服重力做的功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正弦交流電的電流圖象如圖所示,則( 。 
A.電流的有效值是0.05A
B.電流的頻率是100HZ
C.t=0.01s線圈與中性面重合
D.電流的函數(shù)表達式i=0.05sin(100πt)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有電荷存在,電荷周圍就一定存在著電場
B.電場是一種物質,與其他物質一樣,是不依賴我們的感覺而客觀存在的東西
C.電場可以用電場線來描述,電場線是電場中客觀存在的一簇曲線
D.電場是人為設想出來的.其實并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探究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的實驗中:
(1)測量金屬絲的直徑時不再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而是采用刻度尺測量緊密繞制多匝的電阻
絲長度,求得直徑;某次測量的結果如圖1所示,則金屬絲的直徑為11.7mm.
(2)如圖2是測量金屬絲電阻的實驗器材實物圖,圖中已連接了部分導線,滑動變阻器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一端.請根據(jù)如圖3電路圖,將實物圖的連線補充完整,并使開關閉合瞬間電壓表或電流表不至于燒壞.

(3)某同學利用正確的電路進行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如表:
次數(shù)1234567
U/V0.100.300.701.101.702.302.80
I/A0.020.060.160.220.340.460.54
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如圖4坐標紙中作出U-I圖線,并由圖線求得電阻值為5.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假想地球是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已知半徑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引力常量為G,則地球的質量為$\frac{g{R}^{2}}{G}$,密度為$\frac{3g}{4π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探究決定導線電阻的因素”的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得金屬絲的長度L,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的直徑d,用電壓表測得金屬絲兩端的電壓U,用電流表測得通過金屬絲中的電流I,測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請從圖中讀出L=1.125cm,d=0.485mm,U=1.7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體壓在置于水平面上的勁度系數(shù)為k的豎直輕彈簧上,用一根彈性細繩跨過定滑輪與物體連接,彈性細繩伸直且沒有位力時,其端點位于M位置,慢慢拉細繩直到端點到N位置時,彈簧對物體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物體的重力.已知這種細繩的彈力與伸長量成正比,比例系數(shù)為k′.求:
(1)彈性細繩沒有位力時,彈簧的形變量.
(2)把彈性細繩端點從M位到N的過程中.物體上升的距離.
(3)M、N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一艘宇宙飛船飛近某一新發(fā)現(xiàn)的行星,在離該行星中心距離為R的圓形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現(xiàn)觀測到此飛船環(huán)繞行星n圈所用的時間為t,已知引力常量為G,則此飛船繞該行星運動的周期為$\frac{t}{n}$,該行星的質量為$\frac{4{π}^{2}{n}^{2}{R}^{3}}{G{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有兩本書交叉疊地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本書中部用輕質水平細線與墻相接,另一本書的中部用水平力F拉。阎獌杀緯|量均為m,紙張數(shù)均為n(圖中只畫出2張),紙與紙之間、紙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要將兩本書分開,水平拉力F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