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最高點距離桌面的高度h、M距離地面的高度H、M與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多選)通過上述測量和進一步的計算,可求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下列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______
(A)h的測量(B)H的測量(C)L的測量(D)x2的測量
(3)若實驗中測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
精英家教網(wǎng)
(1)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V2=
x2
t
-----①
  
                   由豎直向:H=
1
2
gt2------②

              由①②式求得:V2=x2
g
2H
--------③
(2)第一次測的速度為:V1=x1
g
2H
------------------------④
  物體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由動能定理:-umgL=
1
2
m
v22
-
1
2
m
v21
---⑤
 由③④⑤式可得:u=
x21
-
x22
4HL
  由表達式可知會引起誤差的是BCD.故選:BCD
(3)由u=
x21
-
x22
4HL
=
0.32-0.22
4×0.25×0.1
=0.5

故答案為:(1)x2
g
2H
( 2)BCD (3)0.5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黃浦區(qū)二模)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最高點距離桌面的高度h、M距離地面的高度H、M與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
x1
g
2H
x1
g
2H
.(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多選)通過上述測量和進一步的計算,可求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下列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
BCD
BCD

(A)h的測量(B)H的測量(C)L的測量(D)x2的測量
(3)若實驗中測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0.5
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屆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補充測試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M距離地面的高度h、M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 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若實驗中測得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補充測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M距離地面的高度h、M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 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若實驗中測得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最高點距離桌面的高度h、M距離地面的高度H、M與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多選)通過上述測量和進一步的計算,可求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下列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______
(A)h的測量(B)H的測量(C)L的測量(D)x2的測量
(3)若實驗中測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