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已知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0km,金原子的直徑為3.48×10-9m,金的摩爾質(zhì)量為197g/mol.若將金原子一個接一個地緊挨排列起來,筑成從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已知NA=6.02×1023mol-1).試問:
①該“分子大道”需要多少個原子?
②這些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多少?

分析 (1)根據(jù)N=$\frac{S}zn9vvxh$求解分子數(shù);
(2)先根據(jù)m0=$\frac{M}{{N}_{A}}$求解分子的質(zhì)量,再根據(jù)m=m0•N求解質(zhì)量.

解答 解:(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0km,金原子的直徑為3.48×10-9m,故“分子大道”需要的原子數(shù)為:
N=$\frac{S}ld75hj9$=$\frac{384400×1{0}^{3}m}{3.48×1{0}^{-9}m}$≈1.10×1017個;
(2)單個分子的質(zhì)量為:
m0=$\frac{M}{{N}_{A}}$ ①
這些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
m=m0•N ②
聯(lián)立①②解得:
m=$\frac{NM}{{N}_{A}}$=$\frac{1.1×1{0}^{17}×0.197}{6.02×1{0}^{23}}$≈3.6×10-8kg;
答:(1)該“分子大道”需要1.10×1017個原子;
(2)這些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3.6×10-8kg.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是明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聯(lián)系宏觀物理量與微觀物理量的橋梁,記住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即可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某同學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1)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ABCD是紙帶上四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則紙帶上每兩點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s.
(2)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x=0.700cm;C點對應(yīng)的速度是0.1m/s;紙帶運動的加速度是0.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將一個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拋出,要使小球能夠垂直打到一個與水平方向傾角為α的斜面上,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保持水平速度v不變,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傾角α越大,小球的飛行時間越長
B.若保持水平速度v不變,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傾角α越大,小球的飛行時間越短
C.若保持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傾角α不變,水平速度v越大,小球的飛行時間越長
D.若保持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傾角α不變,水平速度v越大,小球的飛行時間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交變電流電壓的瞬時表達式u=311sin157t V時,三個電流表的示數(shù)相同,若電源電壓改為u′=311sin314t V時,則(  )
A.電流表A1的示數(shù)減小B.電流表A2的示數(shù)增大
C.電流表A3的示數(shù)不變D.電流表A1、A2、A3示數(shù)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小物體m與圓盤保持相對靜止,隨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則物體的受力情況是( 。     
A.受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方向過運動軌跡的切線
C.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抵消
D.摩擦力是使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結(jié)構(gòu)的實驗是( 。
A.光電效應(yīng)實驗B.康普頓效應(yīng)的發(fā)現(xiàn)
C.α粒子散射實驗D.氫原子光譜的發(fā)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關(guān)于圓周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勻速圓周運動是勻速運動
B.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曲線運動
C.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線速度方向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D.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V是恒量,v方向時刻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把第一個點記作O,每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點未畫出,另選連續(xù)的3個計數(shù)點A、B、C作為測量的點,如圖2所示.經(jīng)測量知道A、B、C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50.50cm、86.00cm、130.50cm.

(1)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重物由O點運動到B點,重力勢能減少了8.43J,動能增加了8.00J(最后結(jié)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假設(shè)物體下落做勻加速運動,則物體在下落過程中的實際加速度為9.0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多選)一粒子從A點射入電場,從B點射出,電場的等勢面和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圖中左側(cè)前三個等勢面彼此平行等距,各個相鄰的等勢面間電勢差相等,不計粒子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
A.粒子帶負電荷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變,后變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斷增大D.粒子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