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已知其質(zhì)量M>m,第一次用大小為F的水平力推左邊的物體,兩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為FN1;第二次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推右邊的物體,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FN2;則( 。
A.FN1>FN2B.FN1=FN2C.FN1<FN2D.無法確定

分析 先對整體分析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隔離分析求出M、m間的作用力大小,再進行比較相互間作用力大。

解答 解:第一次:推左邊的物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整體的加速度:a1=$\frac{F}{M+m}$,
再隔離對m分析:${F}_{N1}^{\;}$=ma1=m$\frac{F}{M+m}$.
第二次:推右邊的物體,整體的加速度:a2=$\frac{F}{M+m}$,
再隔離對M分析:${F}_{N2}^{\;}$=Ma2=M$\frac{F}{M+m}$.
由題M>m,a1=a2,${F}_{N1}^{\;}$<${F}_{N2}^{\;}$.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運用,關鍵掌握整體法和隔離法的使用,先由整體法求加速度,再隔離法求出相互的作用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汽車從靜止開始以lm/s.的加速度運動,則汽車前5s通過的位移是12.5m,第2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1.5m/s,第3秒末的瞬時速度是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假設在某天體上發(fā)射一顆該天體的衛(wèi)星,它貼近該天體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測得衛(wèi)星運行的周期為T,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可求得該天體的平均密度為$\frac{3π}{G{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2013年1月1日實施新的交通規(guī)定:黃燈亮時車頭已經(jīng)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前行,車頭未越過停車線的若繼續(xù)前行則視為闖黃燈,屬于交通違章行為.現(xiàn)有甲、乙兩汽車正沿同一平直馬路同向勻速行駛,甲車在前,乙車在后,當兩車快要到十字路口時,甲車司機看到黃燈閃爍,3秒黃燈提示后將再轉(zhuǎn)為紅燈.請問:
(1)若甲車在黃燈開始閃爍時剎車,要使車在黃燈閃爍的時間內(nèi)停下來且剎車距離不得大于18m,則甲車剎車前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多少?
(2)若甲、乙車均以v0=15m/s的速度駛向路口,乙車司機看到甲車剎車后也緊急剎車(乙車司機的反應時間△t2=0.4s,反應時間內(nèi)視為勻速運動).已知甲車、乙車緊急剎車時產(chǎn)生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5m/s2、a2=6m/s2.若甲車司機看到黃燈閃爍時車頭距警戒線L=30m,要避免闖紅燈,他的反應時間△t1不能超過多少?
(3)滿足第(2)問的條件下,為保證兩車在緊急剎車過程中不相撞,甲、乙兩車剎車前的距離x0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單匝線框繞垂直于勻強磁場的固定軸轉(zhuǎn)動,線框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e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已知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則結(jié)合圖中所給信息可判定( 。
A.t1時刻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零
B.t2時刻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BL2
C.t3時刻穿過線框的磁通量變化率為零
D.線框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為$\frac{{E}_{m}}{B{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兩個異種點電荷的間距增大時,電場力做( 。
A.正功,電勢能增加B.負功,電勢能減小C.正功,電勢能減小D.負功,電勢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汽車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10米處有一輛自行車正在以4m/s的速度作同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司機反應后關閉油門剎車,使汽車做加速度大小為4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要使汽車不撞上自行車,司機的反應時間最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汽車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進,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2m處有一輛自行車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汽車立即關閉油門做加速度大小為 6m/s2的勻減速運動,汽車能否碰上自行車?詳細寫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電荷實質(zhì)是電子(或質(zhì)子)本身
B.元電荷是表示跟電子所帶電荷量數(shù)值相等的電荷量
C.物體帶電量可能很小,甚至小于元電荷e
D.元電荷e的數(shù)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實驗測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