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就會停止下來
C.正在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將永遠運動下去

分析 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答 解:A、靜止的物體可能是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為零;故A錯誤;
B、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若物體不受外力,則將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一直運動下去;故B錯誤;D正確;
C、正在運動的物體可以不受外力;故C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要注意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不受外力時,物體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三個物塊ABC疊加在地面上,用一個水平向左大小為5N的力拉物塊B,再用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10N的力同時拉物塊C,都沒有拉動(注意是同時拉,三個物塊靜止),求A對B的靜摩擦力,B對C的靜摩擦力,C對地面的靜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有一個電流表G,內(nèi)阻Rg=30Ω,滿偏電流Ig=1mA.要把它改裝為量程0~0.6A的電流表,要并聯(lián)一個電阻;要把它改裝為量程0~3V的電壓表要串聯(lián)2970Ω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下關于速度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子彈以900m/s的速度從槍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車在宜龍公路上的行駛速度約為3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某城區(qū)道路汽車的限速為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比較汽車和火車從上海開往北京的行駛快慢,應比較它們的瞬時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電阻不計的平行光滑金屬導軌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寬度為L,下端與阻值為R的電阻相連.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穿過導軌平面,現(xiàn)使質量為m的導體棒ab位置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沿導軌向上運動,滑行到最遠位置a′b′后又下滑.已知導體棒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為2gsinθ,g為重力加速度,軌道足夠長,則( 。
A.導體棒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frac{mgsinθ}{{{B^2}{l^2}}}$
B.R上的最大熱功率為$\frac{{m}^{2}{g}^{2}Rsi{n}^{2}θ}{{B}^{2}{L}^{2}}$
C.導體棒返回到ab位置前已經(jīng)達到下滑的最大速度
D.導體棒返回到ab位置時剛好達到下滑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有同學做了一系列步驟,其中的兩個步驟是這樣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線的結點達到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記下O點與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F1與F2
②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線沿原來的方向(即兩個彈簧同時拉時橡皮條伸長的方向)拉橡皮條,記下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F′和細線的方向.
以上兩個步驟中均有疏漏或錯誤,分別是在①中還應記下F1和F2的方向;在②中應讓橡皮條伸長到0點.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兩個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在圖中作出了它們的圖示.O是橡皮條的一個端點,圖中每格的長度代表1N.
①用作圖法在圖中作出合力F的圖示;
②合力F的大小是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質量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A=10kg的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輕繩一端拴在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樁上,繩繃緊時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37°.已知貨箱A與木板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5,木板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現(xiàn)用水平力F將木板B從貨箱A下面勻速抽出,試求:
(1)繩上張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站在壓力傳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動作時記錄的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縱坐標為力(單位為牛頓,橫軸的單位為時間.由圖可知(  )
A.該同學做了兩次下蹲-起立的動作
B.該同學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動作
C.下蹲過程中人處于失重狀態(tài)
D.下蹲過程中先處于超重狀態(tài)后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發(fā)射衛(wèi)星時將衛(wèi)星發(fā)射至近地圓軌道經(jīng)變軌后進入預定軌道.現(xiàn)一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假如該衛(wèi)星變軌后仍做勻速圓周運動,動能減小為原來的$\frac{1}{4}$,不考慮衛(wèi)星質量的變化,則變軌前后衛(wèi)星的( 。
A.周期之比為1:8B.角速度之比為2:1
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為4:1D.軌道半徑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