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兩個分子從很遠處逐漸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為止的過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合力先變小后變大
B.乙圖中,在測量油酸分子直徑時,可把油膜厚度視為分子直徑
C.丙圖中,食鹽晶體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具有空間上的周期性
D.丁圖中,猛推木質(zhì)推桿,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氣體對外界做功
E.戊圖中,電冰箱的工作過程表明,熱量可以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遞

分析 甲圖反映了分子力隨分子之間距離的變化而變化的關(guān)系;乙圖中是測量油膜分子大小的實驗的原理,反映了油膜的厚度由于分子直徑之間的關(guān)系;丙圖是食鹽晶體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圖象;丁圖中是利用絕熱壓縮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電冰箱的工作過程表明,熱量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遞.

解答 解:A、在使兩個分子間的距離由很遠(r>10-9m)減小到很難再靠近的過程中,分子力開始時是引力,先增大,后減小,再變成斥力后逐漸增大,故A錯誤;
B、乙圖中,在測量油酸分子直徑時,可把油膜厚度視為分子直徑,故B正確;
C、丙圖中,食鹽晶體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具有空間上的周期性,故C正確;
D、丁圖中,猛推木質(zhì)推桿,該過程中氣體的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故D錯誤;
E、戊圖中,電冰箱的工作過程表明,熱量可以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遞,在該過程中壓縮機做功,產(chǎn)生其他的變化.故E正確.
故選:BCE

點評 本題考查了熱學中的多個記憶性的知識點的基礎(chǔ)知識,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知識的細節(jié),尤其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幾種不同的方法以及它們的意義要正確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guān)放射性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_{90}^{232}$Th衰變成,${\;}_{82}^{200}$Pb要經(jīng)過8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
B.氡的半衰期為3.8天,若有4個氡原子核,經(jīng)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個氡原子核
C.放射性元素發(fā)生β衰變時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zhuǎn)化為質(zhì)子時產(chǎn)生的
D.β射線和γ射線一樣是電磁波,但就穿透本領(lǐng)而言β射線遠比γ射線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甲和乙兩個分子,設(shè)甲固定不動,乙從無窮遠處(此時分子間的分子力可忽略,取無窮遠時它們的分子勢能為0)逐漸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過程中( 。
A.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在減小B.分子間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增大
C.分子間的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D.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甲、乙兩球位于同一豎直直線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的位置高,如圖所示,將甲、乙兩球分別以v1、v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條件中有可能使乙球擊中甲球的是( 。
A.同時拋出B.甲早拋出C.初速度v1>v2D.初速度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一質(zhì)點位于x=-2m處,t=0時刻沿x軸正方向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4s時,質(zhì)點在x=1m處
B.第3s內(nèi)和第4s內(nèi),質(zhì)點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第3s內(nèi)和第4s內(nèi),合力對質(zhì)點做的功相同
D.O~2s內(nèi)和0~4s內(nèi),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A、B兩點在同一條豎直線上,A點離地而的高度為2.5h,B點離地面高度為2h.將兩個小球分別從A、B兩點水平拋出,它們在P點相遇,P點離地面的高度為h.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兩個小球一定同時拋出
B.兩個小球拋出的時間間隔為($\sqrt{3}$-$\sqrt{2}$)$\sqrt{\frac{h}{g}}$
C.小球A、B拋出的初速度之比$\frac{{v}_{A}}{{v}_{B}}$=$\sqrt{\frac{3}{2}}$
D.小球A、B拋出的初速度之比$\frac{{v}_{A}}{{v}_{B}}$=$\sqrt{\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A、B是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同的兩塊長木板,長度均為L=0.75m,A的左端和B的右端接觸,兩板的質(zhì)量均為M=2.0kg.C是一質(zhì)量為m=1.0kg的小物塊,現(xiàn)給它一初速度v0=2.0m/s,使它從B板的左端開始向右滑動.已知C與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0,最終C與A保持相對靜止.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板A、B最終的速度分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無論入射光的頻率多么低,只要該入射光照射金屬的時間足夠長,也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yīng)
B.氫原子的核外電子,在由離核較遠的軌道自發(fā)躍遷到離核較近的軌道的過程中,放出光子,電子動能增加,原子的電勢能減小
C.在用氣墊導(dǎo)軌和光電門傳感器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在兩滑塊相碰的端面上裝不裝上彈性碰撞架,不會影響動量是否守恒
D.鈾原子核內(nèi)的某一核子與其他核子間都有核力作用
E.質(zhì)子、中子、α粒子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m3,兩個質(zhì)子和兩個中子結(jié)合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以v0=2m/s的速度勻速運行.t=0時刻,在最左端輕放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t=2s時刻,傳送帶突然被制動而停止.已知滑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下列關(guān)于滑塊相對地面運動的v-t圖象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