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為光電門計時器的實驗簡易示意圖.光滑水平導軌MN上放兩個完全相同的、質(zhì)量為1kg物塊A和B,左端擋板處有一彈射裝置P,右端N處與水平傳送帶平滑連接.今將寬度為d=3.6×10-3m的兩塊黑色磁帶分別貼在物塊A和B上,使高出物塊的部分在通過光電門時擋光.傳送帶水平部分的長度L=8m,沿逆時針方向以恒定速度v=6m/s勻速轉(zhuǎn)動.物塊A、B與傳送帶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μ=0.2.開始時在A和B之間壓縮一輕彈簧,鎖定其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解除鎖定,彈開物塊A和B,迅速移去輕彈簧,兩物塊第一次通過光電門,計時器顯示的讀數(shù)均為t=9.0×10-4 s.重力加速度g=10m/s2,試求:

(1)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EP;
(2)物塊B沿傳送帶向右滑動的最遠距離sm;
(3)物塊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大小vB′;
(4)若物體B返回水平面MN后與被彈射裝置P彈回的物塊A在水平面上相碰,且A和B碰后互換速度,則彈射裝置P至少對物塊A做多少功,才能在AB碰后使B剛好能從Q端滑出?在滑過NQ過程中,滑塊B與傳送帶之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內(nèi)能△E為多大?

分析 (1)解除鎖定彈開AB后,兩滑塊勻速通過光電門,根據(jù)v=$\fracrzam3vg{t}$求出兩個滑塊的速度大。畯椈山怄i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兩個物體的動能,根據(jù)機械能守恒求解彈性勢能EP;
(2)B滑上傳送帶后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減速運動,當速度減為零時,滑動的距離最遠.由動能定理可求得最遠距離sm;
(3)物塊B沿傳送帶向左返回時,先做勻加速運動,若物塊速度與傳送帶速度相同,則此后一起勻速運動,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出物體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時,物體運動的位移,再求速度v′B;
(4)B剛好能從Q端滑出時速度為零.對A,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式得到彈射后速度與做功的關系式;對B.根據(jù)能量守恒列式,得到與A碰撞后速度表達式,根據(jù)碰撞過程兩者交換速度,聯(lián)立解得彈射裝置P對A做的功.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與傳送帶間的相對位移大小,即可求得熱量.

解答 解:(1)解除鎖定彈開物塊AB后,兩物體的速度大小:${v_A}={v_B}=\fracuc1qtwq{t}=\frac{{3.6×{{10}^{-3}}}}{{9.0×{{10}^{-4}}}}=4.0(m/s)$,
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為:${E_P}=\frac{1}{2}mv_A^2+\frac{1}{2}mv_B^2=16(J)$,
(2)物塊B滑上傳送帶勻減速運動,當速度減為零時,滑動的距離最遠.
由動能定理得:$-μ{m_B}g{s_m}=0-\frac{1}{2}{m_B}v_B^2$
解得:${s_m}=\frac{v_B^2}{2μg}=4(m)$
(3)物塊B沿傳送帶向左返回時,先勻加速運動,物塊速度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時再一起勻速運動,設物塊B加速到傳送帶速度v需要滑動的距離為s'
由$μ{m_B}gs'=\frac{1}{2}{m_B}v_{\;}^2$
解得:$s'=\frac{v^2}{2μg}=9\;(m)$>sm
表明物塊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沒有達到傳送帶的速度:所以:${v'_B}=\sqrt{2μg{s_m}}=4(m/s)$
(4)設彈射裝置對物塊A做功為W,則:$\frac{1}{2}{m_A}v'_A^2=\frac{1}{2}{m_A}v_A^2+W$
AB碰后速度互換,B的速度  v''B=v'AB要剛好能滑出傳送帶的Q端,由能量關系有:$\frac{1}{2}{m_B}v''_B^2=μ{m_B}gL$
又mA=mB,聯(lián)立解得:$W=μ{m_B}gL-\frac{1}{2}{m_A}v_A^2=8(J)$,
${v''_B}=4\sqrt{2}(m/s)$
在B滑過傳送帶的過程中,傳送帶移動的距離:${S_帶}=v\frac{L}{{\frac{{v_B^{''}+0}}{2}}}=\frac{2×8×6}{{4\sqrt{2}}}=12\sqrt{2}\;(m)$,
因摩擦產(chǎn)生的內(nèi)能為:$△E={m_B}gμ(L+{S_帶})=(16+24\sqrt{2})=49.9(J)$
答:(1)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EP為16J;
(2)物塊B沿傳送帶向右滑動的最遠距離sm為4m;
(3)物塊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大小vB′為4m/s;
(4)若物體B返回水平面MN后與被彈射裝置P彈回的物塊A在水平面上相碰,且A和B碰后互換速度,則彈射裝置P至少對物塊A做8J的功,才能在AB碰后使B剛好能從Q端滑出,在滑過NQ過程中,滑塊B與傳送帶之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內(nèi)能△E為49.9J.

點評 本題過程比較復雜,按時間順序分析,關鍵要把握每個過程所遵循的物理規(guī)律以及各個過程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自己分析和解決綜合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做探究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如圖所示,圖中小車在一條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W.當用2條,3條…相同的橡皮筋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都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實驗中小車會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摩擦力,需要在左(填“左”或“右”)側(cè)墊高木板.
(2)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tài)與小車所在的位置可能是B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tài)                 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C.小車在兩個鐵釘連線處               D.小車已過兩個鐵釘連線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雨天,假設無風,雨滴以速度υ1豎直下落,雨滴在空中的分布是均勻的,單位體積的雨量是ρ,一個人要從A處勻速運動到B處,他沒有帶傘,A、B的距離為l,人的運動速度為υ2.在計算打到身上的雨量時,把人簡化為長方體模型,頭和肩的水平面積為S1,身體前方正面的豎直面積為S2.則(  )
A.從A到B的過程中,打到面積S1上的雨量為ρS1v1$\frac{l}{{v}_{2}}$
B.從A到B的過程中,打到人身上上的雨量為ρS1v1$\frac{l}{{v}_{2}}$+ρS2l
C.把人簡化為長方體模型是不切實際的
D.從A到B的過程中,無法判斷打到人身上的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了“探究動能改變與合外力做功”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第一步:把帶有定滑輪的木板(有滑輪的)一端墊起,把質(zhì)量為M的滑塊通過細繩跨過定滑輪與質(zhì)量為m的重錘相連,重錘后連一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調(diào)整木板傾角,直到輕推滑塊后,滑塊沿木板向下勻速運動,如圖4甲所示.
第二步:保持長木板的傾角不變,將打點計時器安裝在長木板靠近滑輪處,取下細繩和重錘,將滑塊與紙帶相連,使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然后接通電源,釋放滑塊,使之從靜止開始向下加速運動,打出紙帶,如圖乙所示.打出的紙帶如圖丙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O、A、B、C、D、E、F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根據(jù)紙帶求滑塊速度,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滑塊速度vB=$\frac{{x}_{3}-{x}_{1}}{2△t}$.
(2)已知重錘質(zhì)量為m,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要測出某一過程合外力對滑塊做的功還必須測出這一過程滑塊運動的位移x(寫出物理名稱及符號,只寫一個物理量),合外力對滑塊做功的表達式W=mgx.
(3)算出滑塊運動OA、OB、OC、OD、OE段合外力對滑塊所做的功W以及在A、B、C、D、E各點的速度v,以v2為縱軸、W為橫軸建立坐標系,描點作出v2-w圖象,可知該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若直線斜率為k,則滑塊質(zhì)量M=$\frac{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電場中移動某點電荷時:若電場力大小及方向保持不變,電場力大小為F,電荷的位移為s,電場力方向與位移方向的夾角為θ,則電場力的功等于Fscosθ;若點電荷的電勢能增加了△Ep,則電場力的功等于-△Ep;若點電荷的電量為q,移動路徑的初末位置的電勢分別為φ1和φ2,則電場力的功等于q(φ12);若點電荷的電量為q,移動路徑的初末位置的電勢差為U,則電場力的功等于q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根長為L,橫截面積為S的金屬棒,其材料的電阻率為ρ1,密度為ρ2,摩爾質(zhì)量為M,電子的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e,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為NA.在棒兩端加上恒定的電壓時,棒內(nèi)產(chǎn)生電流,自由電子定向運動的平均速率為v,則金屬棒內(nèi)的電場強度大小為( 。
A.$\frac{{{ρ_1}{ρ_2}ev{N_A}}}{m}$B.$\frac{{{ρ_1}{ρ_2}ev{N_A}}}{M}$C.ρ1ρ2evmNAD.ρ1ρ2evM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同學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操作如下:
小車在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依次用1條、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實驗,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如果把1條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則2條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依此類推,則可得到3W、4W、….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上的點計算出.
(1)實驗中所用打電計時器應接交流(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
(2)實驗中,小車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摩擦阻力,則下面操作正確的是D.
A.放開小車,能夠自由下滑               B.輕推小車,能夠勻速下滑
C.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自由下滑     D.輕推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勻速下滑
(3)該同學猜測W與v的關系可能是:$W∝\sqrt{v}$、W∝v、W∝v2、W∝v3之中的一種,則該同學為驗證自己的猜測,已做了W-v圖象、W-v2圖象,發(fā)現(xiàn)其中W-v圖象為曲線,W-v2圖象為過原點的直線,則該同學下一個合理實驗步驟應為B(選填“A”或“B”)
A.接著做出$W-\sqrt{v}$、W-v3圖象,結(jié)合四個圖象分析得出結(jié)論B.直接得出W∝v2的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一個T形電路如圖所示,電路中的電阻R1=30Ω,R2=R3=20Ω.另有一測試電源,所提供電壓恒為10V.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將cd端短路,ab之間的等效電阻是40Ω
B.若將ab端短路,cd之間的等效電阻是50Ω
C.當ab兩端接上測試電源時,cd兩端的電壓為4 V
D.當cd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ab兩端的電壓為 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一個點電荷只受電場力作用沿圓弧MN做勻速圓周運動,若圓弧MN的弧長為s,經(jīng)過圓弧M、N兩點的時間為t,經(jīng)過這兩點的速度偏向角為θ,不考慮點電荷對周圍電場的影響,則( 。
A.M、N兩點的電勢相等
B.點電荷的加速度大小為a=$\frac{sθ}{{t}^{2}}$
C.該點電荷所處的電場可能是兩個等量同種點電荷所產(chǎn)生的
D.該電場的場強方向一定指向圓弧的圓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