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a)所示,“”型木塊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塊的水平表面AB粗糙,與水平面夾角θ=37°的表面BC光滑.木塊右側(cè)與豎直墻壁之間連接著一個力傳感器,當力傳感器受壓時,其示數(shù)為正值;當力傳感器被拉時,其示數(shù)為負值.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滑塊從C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經(jīng)過B點時不計能量損失,運動過程中,傳感器記錄到的力和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b)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斜面BC的長度L;
(2)滑塊的質(zhì)量m;
(3)運動過程中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分析 (1)當滑塊沿斜面BC向下運動時,滑塊對斜面有斜向右下方的壓力,則力傳感器受到壓力.由圖讀出滑塊運動的時間為t=1s,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滑塊的加速度,即可由位移公式求解斜面BC的長度.
(2)滑塊對斜面的壓力為N1′=mgcosθ,木板對傳感器的壓力為:F1=N1′sinθ,由圖讀出F1,即可求得滑塊的質(zhì)量.
(3)求出滑塊滑到B點的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根據(jù)運動學(xué)基本公式求出位移,進而求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 解:(1)分析滑塊受力,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得BC段加速度為:a1=gsinθ=6m/s2
通過圖象可知滑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為:t1=1s
由運動學(xué)公式得:L=$\frac{1}{2}$a1t12=3m
(2)滑塊對斜面的壓力為:N1′=mgcosθ
木板對傳感器的壓力為:F1=N1′sinθ
由圖象可知:F1=12N
解得:m=2.5kg
(3)滑塊滑到B點的速度為:v1=a1t1=6m/s
由圖象可知:f1=5N,t2=2s
得在AB段運動的加速度為:a2=$\frac{f}{m}$=$\frac{5}{2.5}$=2m/s2
s=v1t2-$\frac{1}{2}$a2t22=8m 
W=fs=40J
答:(1)斜面BC的長度L為3m;
(2)滑塊的質(zhì)量m為2.5kg;
(3)運動過程中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為40J.

點評 本題要讀懂F-t圖象,分析滑塊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關(guān)鍵要抓住木板對傳感器的壓力與滑塊對斜面BC壓力的關(guān)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真空中一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部分電場線如圖所示,分別標記為1、2、3、4、5,且1、5和2、4分別關(guān)于3對稱.以電場線上3上的某點為圓心畫一個圓,圓與各電場線的交點分別為a、b、c、d、e,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強度Ea<Ec
B.電勢φbd
C.將一正電荷由a點移到d點,電場力做負功
D.將一負電荷由b點移到e點,電勢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AB、CD為一圓的兩條直徑且相互垂直,O點為圓心.空間存在一未知靜電場,方向與圓周所在平面平行.現(xiàn)讓一正粒子先從A點運動至C點,電勢能減少了Ep;又從C點運動到B點,電勢能增加了Ep.那么此空間存在的靜電場可能是( 。
A.勻強電場,方向垂直于AB由C點指向O點
B.勻強電場,方向垂直于AB由O點指向C點
C.位于D點的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
D.位于O點的負點電荷形成的電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2014年2月8日第22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俄羅斯聯(lián)邦索契市勝利開幕,設(shè)一個質(zhì)量m=50kg的跳臺花樣滑雪運動員(可看成質(zhì)點),從靜止開始沿斜面雪道從A點滑下,沿切線從B點進入半徑R=15m的光滑豎直冰面圓軌道BPC,通過軌道最高點C水平飛出,經(jīng)t=2s落到斜面雪道上的D點,其速度方向與斜面垂直,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θ=37°,運動員與雪道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075,不計空氣阻力,取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l0m/s2,(sin37°=0.60,cos37°=0.80).試求:
(1)運動員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VC;
(2)運動員在圓軌道最低點P受到軌道支持力的大小FN
(3)A點離過P點的水平地面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某一高度處同時釋放一片羽毛和一個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達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 。
A.它們的重量不等B.它們的密度不等
C.它們的材料不同D.它們所受空氣阻力的影響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guān)于物理學(xué)中的一些研究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B.卡文迪許測定引力常量G的數(shù)值時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
C.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實驗探究力和運動關(guān)系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法拉第利用電場線描繪電場是采用了歸納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透明圓柱體的折射率n=$\sqrt{3}$,橫截面的圓心在O點,半徑R=0.2m,AB是它的一條直徑.現(xiàn)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入圓柱體,其中一條光線經(jīng)過一次折射后恰好經(jīng)過B點,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0×108 m/s.求:
(1)光在該透明圓柱體中的傳播速度;
(2)這條入射光線在透明圓柱體中傳播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所示,導(dǎo)熱的氣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封閉在氣缸中,氣缸的內(nèi)壁光滑.現(xiàn)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桿,使活塞緩慢地向右移動,由狀態(tài)①變化到狀態(tài)②,在此過程中,如果環(huán)境溫度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每個氣體分子的速率都不變
B.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
C.水平外力F逐漸變大
D.氣體內(nèi)能減少,同時吸收熱量
E.氣體內(nèi)能不變,卻對外做功,此過程不違反熱力學(xué)第一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據(jù)報道,科學(xué)家們在距離地球20萬光年外發(fā)現(xiàn)了首顆系外“宜居”行星.假設(shè)該行星質(zhì)量約為地球質(zhì)量的6.4倍,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2倍.那么,一個在地球表面上重量為500N的人在這個行星表面的重量約為(  )
A.500NB.600NC.700ND.8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