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固定的四分之一豎直圓弧軌道AB的半徑R=0.6m,其最低點與長l=2.0m、高h=0.2m、質(zhì)量M=5.0kg的長木板的水平上表面相切于B點.質(zhì)量m=1.0kg的小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圓弧頂點A處由靜止釋放,當它運動到圓弧最低點時受軌道的支持力為25N.已知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2,長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1.(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
(1)求滑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摩擦力對它做的功;
(2)試通過計算判斷滑塊能否離開長木板.若能,求滑塊在長木板上運動的時間及滑塊從C點離開木板到落地的過程中通過的位移大小;若不能,寫出判斷過程.(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分析:(1)滑塊在B點時,由重力和軌道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滑塊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根據(jù)動能定理研究滑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得到摩擦力對它做的功;
(2)滑塊在長木板上運動時,長木板受到滑塊對它的摩擦力為Ff11mg=2N,長木板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f22(M+m)g=6N,F(xiàn)f1<Ff2,則知長木板不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xué)公式結(jié)合求出滑塊速度減小到零時通過的距離x,與板長l比較,可判斷滑塊能否離開長木板.如能離開木板,滑塊離開長木板后做平拋運動,由高度h求出時間,由x=vt求出水平位移大小,滑塊離開C點到落地的過程中通過的位移大小為L=
解答:解:(1)滑塊在B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N-mg=m 得  vB=3m/s
滑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mgR+Wf=m
聯(lián)立以上兩式可得    Wf=-1.5J
(2)長木板受到滑塊對它的摩擦力為Ff11mg=2N,長木板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f22(M+m)g=6N,因Ff1<Ff2,故長木板不動.
滑塊在長木板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a=1g=2m/s2
滑塊速度減小到零時通過的距離,x1==2.25m>l=2.0m:故滑塊能離開長木板
設(shè)滑塊在長木板上運動的時間為t1,則l=vBt1-a,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1=1.0 s(t1=2.0s,由于v=vB-at1=3-2×2=-3m/s,滑塊向左運動,不可能.故t1=2.0s舍去)
滑塊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為:vC=vB-at1=1.0m/s
滑塊離開長木板后做平拋運動,設(shè)其運動的時間為t2,則:
   h=g
   x2=vCt2
聯(lián)立解得x2=0.2m
滑塊離開C點到落地的過程中通過的位移大小為L==0.28m
答:
(1)滑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摩擦力對它做的功為-1.5J;
(2)滑塊能離開長木板,滑塊離開C點到落地的過程中通過的位移大小為0.28m.
點評:第1問中摩擦力是變力,運用動能定理求解摩擦力做功.第2問,要根據(jù)木板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與地面對木板的最大靜摩擦力比較,判斷木板運動的狀態(tài).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xué)公式結(jié)合求滑塊速度減小到零時通過的距離.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個固定的點電荷,電荷量為+Q.圖中的虛線表示該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四個等勢面.有兩個一價離子M、N(不計重力,也不計它們之間的電場力)先后從a點以相同的速率v0射入該電場,運動軌跡分別為曲線apb和aqc,其中p、q分別是它們離固定點電荷最近的位置.①M一定是正離子,N一定是負離子.②M在p點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q點的速率.③M在b點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c點的速率.④M從p→b過程電勢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從a→q電勢能的增量.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兩個固定電荷+q和-q之間放入兩個原來不帶電的導(dǎo)體,1、2、3、4為導(dǎo)體上的四個點,在達到靜電平衡后,各點的電勢分別是φ1、φ2、φ3、φ4,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xué)和你一起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并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做法是先將待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cè),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落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0,彈簧下端掛一個5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1;彈簧下端掛兩個5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2;…;掛七個5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7
(1)下表記錄的是該同學(xué)已測出的6個值,其中有兩個數(shù)值在記錄時有誤,它們的代表符號分別是
L5
L5
L6
L6

測量記錄表:
代表符號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數(shù)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2)為充分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該同學(xué)將所測得的數(shù)值修正后,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三個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請你根據(jù)如圖所示的讀數(shù)求出第四個差值:d4=
L7-L3
L7-L3
=
7.20(7.18~7.22)
7.20(7.18~7.22)
cm.(式樣如上)
(3)計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28.0
28.0
N/m.(g=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使用打點計時器來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的實驗中:有如下基本步驟:
A、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紙帶
C、松開紙帶讓物體帶著紙帶運動        D、接通低壓交流電源
E、取下紙帶                          F、斷開開關(guān)
這些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為
ABDCFE
ABDCFE

(2)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打印點未畫出.
①試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B、C、D、E、F五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將各個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②將B、C、D、E、F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標在直角坐標系中,并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

③由所畫速度-時間圖象求出小車加速度為
0.80
0.80
m/s2
(2)某同學(xué)和你一起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并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做法是先將待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cè),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落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x0,彈簧下端掛一個2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x1;彈簧下端掛兩個2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x2;…;掛七個2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x2
①下表記錄的是該同學(xué)已測出的6個值,其中有兩個數(shù)值在記錄時有誤,它們的代表符號分別是
x1
x1
x4
x4

測量記錄表:
代表符號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刻度數(shù)值/cm 0.85 1.7 2.55 4.3 5.10 6.00

②實驗中,x3和x7兩個值還沒有測定,請你根據(jù)上圖將這兩個測量值填入記錄表中.

③為充分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該同學(xué)將所測得的數(shù)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三個差值:d1=x4-x0=3.45 cm,d2=x5-x1=3.40 cm,d3=x6-x2=3.45 cm.
請你給出第四個差值:d4=
x7-x3
x7-x3
=
3.45
3.45
cm.
④根據(jù)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20g砝碼的彈簧平均伸長量△x.△x用d1、d2、d3、d4
表示的式子為:△x=
d1+d2+d3+d4
4
d1+d2+d3+d4
4
,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
3.44
3.44
cm.
⑤計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22.8
22.8
N/m.(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4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學(xué)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時,分別測量的結(jié)果如下:

甲同學(xué):使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讀數(shù)為12.045cm

乙同學(xué):使用游標為10分度的卡尺,讀數(shù)為12.04cm

丙同學(xué):使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讀數(shù)為12.045cm

丁同學(xué):使用精度為“0.01mm”的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為12.040mm

從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讀數(shù)肯定有錯誤的是__________同學(xué).

(2)(8分)與打點計時器一樣,光電計時器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用計時儀器,其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a、b 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

現(xiàn)利用圖所示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傾角為30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它們連接的光電計時器都沒有畫出。讓滑塊從斜面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光電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塊質(zhì)量為2.00kg,滑塊沿斜面方向的寬度為5.00cm,光電門1和2之間的距離為0.540m,g=9.80m/s2,取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其平均速度。

①(4分)滑塊通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v1        m/s,通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

v2        m/s;

②(4分)滑塊通過光電門1、2之間的動能增加量為      J,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