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只電飯煲和一臺洗衣機并聯(lián)接在輸出電壓的交流電源上(電源內(nèi)電阻可忽略不計),均正常工作.用電流表分別測得通過電飯煲的電流是,通過洗衣機電動機的電流是,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電飯褒的電阻為,洗衣機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為

B. 電飯煲消耗的電功率為,洗衣機電動機消耗的電功率為

C. 內(nèi)電飯煲消耗的電能為,洗衣機電動機消耗的電能為

D. 電飯煲發(fā)熱功率是洗衣機電動機發(fā)熱功率的

【答案】C

【解析】電飯煲與洗衣機都與電源并聯(lián),電源兩端電壓相等,均為,由歐姆定律可求得電飯煲的電阻為,但洗衣機不是純電阻用電器,由,求得電阻是錯誤的,所以A錯誤;他們消耗功率分別為, ,故B錯誤;

電飯煲和洗衣機在內(nèi)產(chǎn)生的電能分別為, ,所以C正確;因洗衣機的內(nèi)阻未知,無法比較二者的發(fā)熱功率,所以D錯誤.故選C.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從斜面頂端滑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重力對滑塊做正功 B. 滑塊對斜面的壓力對斜面不做功

C. 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對滑塊做負(fù)功 D. 滑塊受到斜面的支持力與斜面垂直,所以支持力對滑塊不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勻速圓周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勻速圓周運動是勻速運動

B. 勻速圓周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C. 勻速圓周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

D. 勻速圓周運動是加速度不斷改變的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玻璃板生產(chǎn)線上,寬9 m的成型玻璃板以2 m/s的速度連續(xù)不斷地向前行進,在切割工序處,金剛鉆的走刀速度為10 m/s,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規(guī)定尺寸的矩形,金剛鉆割刀的軌道應(yīng)如何控制?切割一次的時間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間必有摩擦力

B. 物體間的壓力增大,摩擦力可能增大

C. 靜止的物體可能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D. 靜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二極管是一種半導(dǎo)體元件,它的符號為 。二極管具有單向?qū)щ娦裕措娏鲝模珮O流入時電阻比較小,而從+極流出時電阻比較大。

(1)使用萬用表測量測量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可辨明它的正負(fù)極。步驟是:將選擇開關(guān)旋至合適倍率,調(diào)整歐姆零點,將黑表筆接觸二極管的左端、紅表筆接觸右端,指針偏角比較。粚⒓t、黑表筆對調(diào)再進行測量,指針偏角比較大。由此判斷_____(填“左”或“右”)端為二極管的正極。

(2)某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可選用下列器材驗證其正向電壓時的伏安特性曲線:

A.直流電源E:電動勢3 V,內(nèi)阻忽略不計

B.滑動變阻器R:0~20 Ω

C.電壓表V1:量程5 V、內(nèi)阻約為50

D.電壓表V2:量程3 V、內(nèi)阻約為20

E.電流表A:量程0.6 A、內(nèi)阻約為0.5 Ω

F.電流表mA:量程50 mA、內(nèi)阻約為5 Ω

G.待測二極管D

H.單刀單擲開關(guān)S,導(dǎo)線若干

為提高測量結(jié)果的準(zhǔn)確度,電壓表應(yīng)選用______,電流表應(yīng)選用______。(填寫各器材前的字母代號)

(3)為達到測量目的,請在答題卡上虛線框內(nèi)畫出正確的實驗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A、B兩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向心加速度a隨半徑r變化的圖線,由圖可知(  )

A. A物體的線速度大小不變 B. A物體的角速度不變 C. B物體的線速度大小不變 D. B物體的角速度與半徑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物理量中為矢量的是( )

A. 質(zhì)量 B. 速度 C. 路程 D. 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分別在MN兩點固定兩個點電荷+Q-qQ>q),以MN連線的中點O為圓心的圓周上有A、B、C、D四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點場強等于B點場強

B. A點電勢等于B點電勢

C. O點場強大于D點場強

D. O點電勢高于D點電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