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采用重物由靜止自由下落的方法:

(1)若實驗中所用重錘質量m = 1kg,打點紙帶如圖所示(O點為自由下落的起始點),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則記錄D點時,重錘的速度VD=       ,重錘動能EKD=          。從開始下落起至D點,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             J,因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g取10m/s2))

(2)根據紙帶算出相關各點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離h,則以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畫出的圖象應是下圖中的:(       )

(1)VD= 0.75              EKD=   0.28          

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  0.29           J,因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重錘機械能守恒    。

(2)(  c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測得所用的重物的質量為1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把第一個點記作O,另選連續(xù)的3個點A、B、C作為測量點.經測量知道A、B、C各點到點O的距離分別為15.55cm、19.20cm、23.23cm.根據以上數據可知,當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1.88
1.88
J,重物的動能為
1.84
1.84
J.(取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利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如果紙帶上第一個點不夠清晰,可舍去,在后面取一段打點較為清晰的紙帶,同時可以驗證.如圖所示,取O點開始研究,相鄰兩點的間距已量出并標出紙帶上,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若重錘的質量為1kg.則打點計時器自打下A點開始到打出的F點,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
1.73
1.73
J,動能的增加量為
1.69
1.69
J.(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9.8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通過計算得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面是一些有關高中物理實驗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1)下列是某同學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的一些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同一次實驗結點O位置允許變動.
B.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安裝斜槽時末端可以不水平.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得的g值比當地的標準值偏小,可能原因是懸點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松動.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需要用天平測物體(或重錘)的質量.
(2)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及頻閃照相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實驗時先單獨讓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自靜止開始滑下,圖乙是A球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后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已知坐標紙中每一小方格邊長為10cm,g取10m/s2
I.由頻閃照片求出A球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
 
m/s;
II.再把半徑相同的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讓A球作從位置C由靜止開始下滑并與B球相碰,碰撞之后A、B球分別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用與上次相同的方法計算出A球與B球碰后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1.3m/s;v'B=3.3m/s;測出A球質量為50g、B球質量為10g,求A球碰撞前的動量大小PA=
 
kg?m/s,A球與B球碰撞后的總動量P′=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