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關于宇宙速度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為7.9km/s
B.第二宇宙速度為7.9km/s
C.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圓周運動的最大速度
D.第二宇宙速度是地球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圓周運動的最大速度

分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的最大速度.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地球衛(wèi)星運行時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時,就脫離地球束縛.

解答 解:A、第一宇宙速度的數(shù)值為7.9km/s,故A正確,B錯誤;
C、第一宇宙速度是使衛(wèi)星進入繞地軌道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的最大速度,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考查對宇宙速度的理解能力.對于第一宇宙速度不僅要理解,還要會計算.第一宇宙速度就近地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要強調(diào)衛(wèi)星做勻速圓周運動,注意D選項容易錯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發(fā)熱體均是由電阻率大、熔點高 的材料做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的信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圖中p1、p2是測速儀發(fā)出的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1.0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試求汽車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用伏安法測電阻,現(xiàn)有如下器材,
(1)待測電阻Rx(約100Ω)
(2)直流毫安表A1(量程為10mA,內(nèi)阻50Ω)
(3)直流毫安表A2(量程為30mA,內(nèi)阻40Ω)
(4)直流電壓表V1(量程為4V,內(nèi)阻5kΩ)
(5)直流電壓表V2(量程為10V,內(nèi)阻10kΩ)
(6)直流電源(輸出電壓為4V,內(nèi)阻不計)
(7)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Ω-15Ω,允許最大電流為1A)
(8)電鍵一個,導線若干
根據(jù)器材規(guī)格和實驗要求,為使實驗結果準確,直流毫安表應選用A2,直流電壓表應選用V1,安培表應采用外接法,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套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戲.如圖所示,大人和小孩在同一豎直線上的不同高度處,分別以水平速度v1、v2拋出鐵絲圈,都能套中地面上的同一目標.設鐵絲圈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在空中運動時間分別為t1、t2,鐵絲圈很小,則( 。
A.水平拋出速度v1>v2B.水平拋出速度v1<v2
C.鐵絲圈空中飛行時間t1=t2D.鐵絲圈空中飛行時間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某位同學采用了教材中參考案例一(裝置如圖1)進行實驗,并得到了如下圖的記錄紙,請你幫助他分析以下問題:

(1)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器材選擇和操作正確的是AB:
A.安放白紙的木板豎直放置
B.斜槽末端調(diào)成水平
C.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發(fā)生變化
D.選用小木球替代小鋼球做實驗
(2)某同學在“研究平拋運動”實驗中,描繪得到的平拋物體的軌跡的一部分,O點為拋出點,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g取10m/s2,由圖2中A點數(shù)據(jù)可求得:
①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是$\frac{\sqrt{2}}{2}$m/s;
②物體在A點的速度沿豎直方向的分速度為$\sqrt{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在“用打點計時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以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在這一實驗中,某同學進行以下實驗步驟:
A.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
B.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C.把一條細繩一端栓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另一端吊著適當重量的鉤碼
D.拉住紙帶,將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
E.取下紙帶
(1)其中有錯誤或遺漏的步驟有:DE
①D中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
②E中取下紙帶前應先斷開電源
(2)實驗中,得到了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其中0,1,2,3,…是選用的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3個打出的點沒有在圖紙上標出.圖中畫出了將米尺靠在紙帶上測量的情況,讀出圖中所測量點的讀數(shù)分別是10.00cm、12.60cm、22.60cm  和  29.95cm;打第2個計數(shù)點時紙帶的速度是0.6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其電源頻率為50Hz,常用的電磁式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都是交流電(填“直流電”或“交流電”),它們是每隔0.02s打一個點.
(2)某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他選擇了幾個計時點作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有標出,其中s1=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那么打b點的瞬時速度大小是0.74m/s;紙帶加速度的大小是0.62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某同學將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其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但他把長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使得傾角過大.用a表示小車的加速度,F(xiàn)表示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他繪出的a-F關系圖象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于曲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變化,它一定做曲線運動
B.物體做曲線運動,它的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C.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終和速度的方向一致
D.物體做曲線運動時,運動的方向上必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