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判斷出原子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如圖所示的平面示意圖中①、③兩條線表示α粒子運動的軌跡,則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運動軌跡是( 。
A.軌跡aB.軌跡bC.軌跡cD.軌跡d

分析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該實驗的現(xiàn)象為:絕大多數(shù)α粒子幾乎不發(fā)生偏轉,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的角度偏轉,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大角度偏轉(偏轉角度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被反彈回來),據(jù)此可得出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運動軌跡

解答 解: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正電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內,α粒子帶正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③離原子核較近,受斥力較大;故沿②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偏轉應較大;故③對應的偏角一定大于①對應的偏角;同時離原子核較近的粒子將更早發(fā)生偏轉;故可能的運動軌跡只能為a.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現(xiàn)象,要明確只有少部分接近原子核的粒子才能出現(xiàn)較大的偏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的墻上,另一端連著質量為m的木塊a,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塊a被水平速度為v0的子彈射入并嵌在其中(接觸時間短),已知子彈的質量是木塊a的質量的$\frac{1}{4}$.
(1)求木塊a的最大速度;
(2)彈簧壓縮到最短時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匝數(shù)為n的圓形線圈半徑為b,內接正方形磁形區(qū)域EFGH.通過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連接到平行板電極M、N.兩板間的距離為l,電路中連接的電阻阻值為R.當t=0時,一質量為m,電量為q的帶正電微粒(不計重力)以初速度v0從M板垂直射入兩板間,微粒和極板接觸后不再反彈.已知圓形線圈的電阻為r,導線電阻忽略不計.磁場區(qū)域的磁感應強度的變化圖線如圖乙所示.求:
(1)通過電阻R的電流大小、方向以及R上產生的熱量;
(2)微粒在電場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若微粒最后與M極板碰撞,求電場力做的功(為簡化表達,把微粒在電場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為a作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汽車以額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在t1時刻司機減小了油門,使汽車的功率立即減小一半,并保持該功率繼續(xù)行駛,到t2時刻汽車又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設整個過程中汽車所受的阻力不變),則在t1~t2的這段時間內( 。
A.汽車的加速度逐漸減小B.汽車的加速度逐漸增大
C.汽車的速度逐漸減小D.汽車的速度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一小球從高h處自由下落進入水面,若小球在水中所受阻力為F=kv2,且水足夠深,則( 。
A.h越大,勻速時速度v越大
B.h變大,小球在水中動能變化一定變多
C.h變小,小球在水中動能變化可能變多
D.小球在水中剛勻速的位置與h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小強測繪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的實物圖.小強在實驗前檢查電路時發(fā)現(xiàn)有一根導線的一端接錯了地方,請你將圖中的這根連線畫上“×”,并在圖上畫出這根導線的正確連線;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觸動頭滑到最左端(填“最左端”或“最右端”);該實驗采用了電流表的外接法(選填“內接”或“外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一傳送皮帶與水平面夾角為α=37°,正以2m/s的恒定速率順時針運行.現(xiàn)將一質量為10kg的工件輕放于其底端,經(jīng)一段時間送到高3m的平臺上,已知工件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frac{7}{8}$,g取10m/s2,求帶動皮帶的電動機由于傳送工件多消耗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人騎摩托車由靜止從A地沿平直公路經(jīng) 經(jīng)小村莊駛向并停在D地,B、C為小村莊的兩個村口,AD總位移為x=1km,為安全起見,要求穿過村莊的速度不得超過v1=4m/s,AB和BC段的距離分別為x1=242m、x2=300m,已知摩托車的最大速度為v=10m/s、起動加速度大小為a1=4m/s2、制動加速度大小為a2=8m/s2
(1)分別求摩托車從靜止加速到v和從v減速到v1所經(jīng)過的位移;
(2)求該摩托車從A到D的最短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