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所示,電阻不計的平行金屬導軌MN和OP放置在水平面內(nèi).MO間接有阻值為R=3Ω的電阻.導軌相距d=lm,其間有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磁感強度B=0.5T.質(zhì)量為m=0.1kg,電阻為r=lΩ的導體棒CD垂直于導軌放置,并接觸良好.用平行于MN的恒力F=1N向右拉動CD.CD受摩擦阻力f恒為0.5N.若從靜止到勻速所用的時間為20s 則此過程的位移?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加速度的結合,運用微元法列式,即可求得位移.

解答 解:設導體棒在t時刻的加速度為a,在極短時間△t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為△v,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f-B$\overline{I}$d=ma
又 a=$\frac{△v}{△t}$
聯(lián)立得:F-f-B$\overline{I}$d=m$\frac{△v}{△t}$
(F-f-B$\overline{I}$d)△t=m△v
兩邊求和得:$\sum_{\;}^{\;}$(F-f-B$\overline{I}$d)△t=$\sum_{\;}^{\;}$m△v
即得:Ft-ft-Bqd=mv,q是通過導體棒的電荷量,當導體棒勻速運動時,有:
F=f+$\frac{{B}^{2}t2smlf2^{2}v}{R+r}$,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8m/s
又 q=$\frac{△Φ}{R+r}$=$\frac{Bdx}{R+r}$
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x=147.2m
答:此過程的位移為147.2m.

點評 本題中導體棒做變加速運動,運用微元法時加速度是切入口,由牛頓第二定律、感應電荷量的表達式結合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物體的重力勢能,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面上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為零
B.質(zhì)量大的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大
C.離地面高的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大
D.離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圖中a、b分別表示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兩條長度相同,粗細均勻的電阻絲的伏安特性曲線,關于這兩段電阻絲,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電阻絲a的電阻較小
B.電阻絲b較粗
C.若將電阻絲a、b串聯(lián)在一起接入電路,則b兩端電壓較高
D.若將電阻絲a、b并聯(lián)在一起接入電路,則a消耗的電功率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采用伏安法測量電源電動勢E和內(nèi)阻r時,由于電表的內(nèi)阻因素帶來了實驗的系統(tǒng)誤差,為消除電表內(nèi)阻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實驗.設計出如圖所示的測量電源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的電路,E′是輔助電源,A、B兩點間有一靈敏電流計G.
請你補充實驗步驟:①閉合開關S1、S2,調(diào)節(jié)R和R′使得靈敏電流計G的示數(shù)為零,這時,A、B兩點的電勢φA、φB的關系是φA等于φB(選填“遠大于”、“遠小于”或“等于”),讀出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I1和U1,其中I1等于(選填“遠大于”、“遠小于”或“等于”)通過電源E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第Ⅰ、Ⅱ象限內(nèi)存在方向向里的勻強磁場,處于坐標原點O的放射源不斷的放射出比荷$\frac{q}{m}$相同的正負離子,不計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
A.若某時刻一群離子自原點O以不同速率沿x軸正方向射出,經(jīng)過$\frac{πm}{3qB}$時間這些粒子所在位置構成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B.若某時刻一群離子自原點O以不同速率沿x軸正方向射出,經(jīng)過$\frac{πm}{3qB}$時間這些粒子所在的位置均在以原點為圓心的圓周上
C.若離子自原點O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方向射入第Ⅰ象限,經(jīng)過$\frac{πm}{2qB}$時間這些粒子所在的位置構成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D.若離子自原點O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第Ⅰ象限,經(jīng)過$\frac{πm}{2qB}$時間這些粒子所在位置均在以原點為圓心的圓周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在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通過定滑輪用繩子吊起一個物體,若汽車和被吊物體在同時刻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求:
(1)若汽車的速度v1=10m/s,兩繩夾角為θ=53°時,物體上升的速度;
(2)在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是加速上升還是減速上升;
(3)繩子對物體拉力F與物體所受重力mg的大小關系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物體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甲、乙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M為帶滑輪的小車的質(zhì)量,m為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 m0為滑輪的質(zhì)量。力傳感器可測出輕繩中的拉力大小。

(1)實驗時,一定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

B.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同時記錄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

D.為減小誤差,實驗中一定要保證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

(2)甲同學在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甲同學以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為橫坐標,加速度a為縱坐標,畫出的a-F圖象是一條直線,圖線與橫坐標的夾角為θ,求得圖線的斜率為k,則小車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_。

A. B. C. D.

(4)乙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如圖所示的a-F圖線,該同學做實驗時存在的問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等五校高二上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待測的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 V,內(nèi)電阻小于1.0 Ω )

B.電流表A1(量程0—3 mA,內(nèi)阻=10 Ω)

C.電流表A2(量程0—0.6 A,內(nèi)阻=0.1 Ω)

D.滑動變阻器R1(0—20 Ω,10 A)

E.滑動變阻器R2(0—200 Ω,l A)

F.定值電阻R0(990 Ω)

G.開關和導線若干

(1)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上述器材中雖然沒有電壓表,但給出了兩個電流表,于是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a)、(b)兩個參考實驗電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圖所示的電路;在該電路中,為了操作方便且能準確地進行測量,滑動變阻器應選______(填寫器材前的字母代號,如A、B、C……)。

(2)圖乙為該同學根據(jù)(1)中選出的合理的實驗電路,利用測出的數(shù)據(jù)繪出的I1-I2圖線(I1為電流表A1的示數(shù),I2為電流表A2的示數(shù),且I2的數(shù)值遠大于I1的數(shù)值),則由圖線可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_V,內(nèi)阻r=____________Ω。(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

(3)若將圖線的縱坐標改為_________,則圖線與縱坐標軸的交點的物理含義即為電動勢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一簇電場線的分布關于y軸對稱,電場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O是坐標原點,M、N、P、Q是以O為圓心的一個圓周上的四個點,其中M、N在y 軸上,Q點在x軸上,則( 。
A.M點的電勢比P點的電勢高
B.一正電荷在O點時的電勢能小于在Q點時的電勢能
C.O、M間的電勢差等于N、O間的電勢差
D.將一負電荷由M點移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