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F拉A、B、C三個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現(xiàn)在中間的物體B上加一個小物體,它和中間的物體一起運動,且原拉力F不變,那么在加上物體后兩段繩中的拉力Ta、Tb的變化情況是()
A.Ta 增大,Tb 變小   B.Ta 增大,Tb 增大
C.Ta 變小,Tb 變小   D.Ta 變小,T 增大


A
【試題分析】
  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取整體為研究對象,設A、B、C三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m3,后加上物體的質(zhì)量為m.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加物體以前系統(tǒng)的加速度為a=
加物體以后,系統(tǒng)的總質(zhì)量變大,其加速度變?yōu)閍′=,故系統(tǒng)的加速度變小.
再運用隔離法,對A有F-Ta=m1a,由于F、m1不變,而a變小,故Ta增大.
對C有Tb=m3a,由于m3不變而a變小,故Tb變小,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用力F拉A、B、C三個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現(xiàn)在中間的B物體上加一個小物體,它和中間的物體一起運動,且原拉力F不變,那么加上物體以后,兩段繩的拉力Ta和Tb的變化情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一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有人設計了下面三種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方案(A):增減砂桶內(nèi)的砂,使木塊勻速運動,并測出木塊、砂與砂桶的重量;
方案(B):用力F拉木板向左運動,并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稱出木塊的重量;
方案(C):木板與水平面摩擦閣數(shù)相同,且圓滑連接,讓木塊從木板頂端加速滑到底端,并測出各相關的物理量.
請完成下列問題:
(1)如果操作正確無誤,實驗方案最準確而且最筋單的是:
B
B

(2)如果只給你刻度尺,完成實驗方案(C),
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物塊在斜面上運動起點和在水平面上停止點間的豎直距離h和水平距離s
物塊在斜面上運動起點和在水平面上停止點間的豎直距離h和水平距離s
(如有必要,可在答卷中圖上標示).
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是:
μ=
h
s
μ=
h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學習周報 物理 人教課標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學年 第19-26期 總第175-182期 人教課標版(必修1) 題型:021

如圖所示,用力FA、BC三個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現(xiàn)在中間的B物體上加一個小物體,它和中間的物體一起運動,且原拉力F不變,那么加上物體以后,兩端繩中的拉力TaTb的變化情況是

A.

Ta增大

B.

Tb增大

C.

Ta變小

D.

Tb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用力F拉A、B、C三個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現(xiàn)在中間的B物體上加一個小物體,它和中間的物體一起運動,且原拉力F不變,那么加上物體以后,兩段繩的拉力Ta和Tb的變化情況是


  1. A.
    Ta增大
  2. B.
    Tb增大
  3. C.
    Ta變小
  4. D.
    Tb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