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庫侖通過扭秤實驗測出了元電荷的電荷量 | |
B. | 牛頓首先提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并提出了牛頓運動三定律 | |
C. | 開普勒用自己長期天文觀測獲得的數(shù)據(jù),得到了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 | |
D. | 法拉第認為電荷周圍存在電場,電荷之間通過電場發(fā)生相互作用 |
分析 本題是物理學史問題,根據(jù)庫侖、牛頓、伽利略、法拉第等科學家的物理學成就進行解答.
解答 解:A、庫侖通過扭秤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荷間作用力的規(guī)律,但沒有測出元電荷的電荷量,元電荷的電荷量是密立根測出的,故A錯誤.
B、伽利略首先提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牛頓提出了牛頓運動三定律,故B錯誤.
C、開普勒根據(jù)第谷長期天文觀測獲得的數(shù)據(jù),得到了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故C錯誤.
D、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場的觀點,認為電荷周圍存在電場,電荷之間通過電場發(fā)生相互作用,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對于物理學史問題,屬于記憶性的知識,要與物理學主干知識一起學習,要記牢著名科學家的物理貢獻.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40}$ | B. | $\frac{1}{30}$ | C. | $\frac{1}{80}$ | D. | $\frac{1}{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18gO2中含有NA個氧原子 | |
B. | 標準狀況下,22.4L空氣含有NA個單質分子 | |
C. | 1 molCl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一定為2NA | |
D. | 1.7g H2O2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0.9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 N | B. | 3N | C. | 4 N | D. | 5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 | B. | 4m/s2,水平向右 | C. | 2m/s2,水平向左 | D. | 2m/s2,水平向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μ1=0,μ2=0 | B. | μ1=0,μ2≠0 | C. | μ1≠0,μ2=0 | D. | μ1≠0,μ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 |
B. | 曲線運動不可能是勻變速運動 | |
C. | 曲線運動軌跡上任一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質點在這一點的瞬時速度方向 | |
D. |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動能不可能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