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某同學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已知雙縫間距離為d,雙縫到毛玻璃屏間距離為L,實驗時先移動測量頭(如圖A所示)上的手輪,把分劃線對準靠近最左邊的第1條明條紋中心(如圖B所示),并記下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x1,然后轉動手輪,把分劃線向右邊移動,直到對準第7條明條紋中心并記下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x7.則實驗中所用單色光的波長為λ=$\frac{d({x}_{7}-{x}_{1})}{6L}$(用字母d、L、x1、x7表示);如果測量頭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圖C所示,則在這種情況下波長的測量值大于實際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 根據(jù)△x=$\frac{{x}_{7}-{x}_{1}}{7-1}$ 求出相鄰明條紋(或暗條紋)的間距,再根據(jù)△x=$\frac{L}yyztlru$λ,求出色光的波長,再運用圖示法分析即可.

解答 解:兩個相鄰明紋(或暗紋)間的距離為:△x=$\frac{{x}_{7}-{x}_{1}}{7-1}$ 
而根據(jù)△x=$\frac{L}xhf6vn9$λ得:λ=$\frac{d({x}_{7}-{x}_{1})}{6L}$.
作圖如下:

三角形中斜邊最長,故如果測量頭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在同一方向上,干涉條紋的間距的測量值偏大;
故答案為:$\frac{d({x}_{7}-{x}_{1})}{6L}$,大于.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條紋的間距公式△x=$\frac{L}xqwcixz$λ,注意條紋間距與相鄰條紋間距的區(qū)別,理解條紋間距是兩條紋的最短距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相距為d的兩條水平虛線L1、L2之間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質量為m、電阻為R的正方形線圈abcd邊長為L(L<d),將線圈在磁場上方高h處由靜止釋放,cd邊剛進入磁場時速度為v0,cd邊剛離開磁場時速度也為v0,則線圈穿越磁場的過程中(從cd邊剛入磁場一直到ab邊剛離開磁場)( 。
A.感應電流做功為mglB.感應電流做功為mgd
C.線圈的最小速度可能為$\frac{mgR}{{{B^2}{L^2}}}$D.線圈的最小速度一定為$\sqrt{2g(h+L-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軌道ABCD的AB段為一半徑R=0.2m的光滑$\frac{1}{4}$圓形軌道,BC段是高為h=5m的豎直軌道,CD段為水平軌道.一質量為0.2kg的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時速度沿水平方向,速率為2m/s,g=10m/s2,求:
(1)小球到達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
(2)小球離開B點后,在CD軌道上的落地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
(3)如果在BCD軌道上放置一個傾角θ=45°的斜面(如圖中實線所示),小球離開B點后能落到斜面上,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離B點有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內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為O,最低點為C,在其內壁上有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可視為質點)A和B,在兩個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A球的軌跡平面高于B球的軌跡平面,A、B兩球與O點的連線與豎直線OC間的夾角分別為α=53°和β=37°(sin37°=0.6,cos37°=0.8,sin53°=0.8,cos53°=0.6),以最低點C所在的水平面為重力勢能的參考平面,則( 。
A.A、B兩球所受彈力的大小之比為4:3B.A、B兩球運動的周期之比為4:3
C.A、B兩球的動能之比為64:27D.A、B兩球的重力勢能之比為1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1所示的電路,電動勢E=8V,電阻R與一個電流傳感器相連,傳感器可以將電路中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先將S接2給電容器C充電,再將S接1,結果在計算機屏幕上得到如圖2所示的曲線,C為圖象上的一點,將該曲線描繪在坐標紙上(坐標紙上的小方格圖中未畫出),電流坐標軸每小格表示0.1mA,時間坐標軸每小格表示0.1s,曲線與AOB所圍成的面積約為80個小方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充電電流由a極板穿過電容器內部流向b極板
B.C點的坐標乘積表示電容器放電過程中流過電流傳感器的電荷量
C.電容器充電完畢時,所帶電荷約為8×10-4C
D.電容器的電容約為10-4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B.α射線比γ射線的電離本領強
C.四個核子聚變?yōu)橐粋氦核的過程釋放的核能等于四個核子的質量之和與光速平方(c2)的乘積
D.質量為m的鈾238經過2個半衰期的時間,鈾238衰變了的質量為$\frac{1}{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間距l(xiāng)=40cm、足夠長的平行直導軌,導軌上端接有定值電阻R0=0.46Ω和開關S.長度恰好等于導軌間距的導體棒ab與導軌始終接觸良好且無摩擦,導體棒ab的電阻R=0.040Ω,質量m=0.20kg.導軌電阻不計,整個裝置處于與導軌平面垂直的水平勻強磁場中,磁場的磁感強度B=0.50T,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當ab棒由靜止釋放t=1.0s時閉合開關S.求閉合開關S瞬間:
①ab棒的加速度的大。
②ab棒兩端的電壓.
(2)若ab棒由靜止釋放,經一段時間后閉合開關S,ab棒恰能沿導軌勻速下滑,求從ab棒開始釋放至閉合開關S的時間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與半徑R=0.4m的光滑豎直半圓軌道BCD在B點相切,D點為半圓軌道最高點,A點的右側連接一粗糙的水平面.用細線連接甲、乙兩物體,中問夾一輕質壓縮彈簧,彈簧與甲、乙兩物體不拴接,甲的質量朋m1=4kg,乙的質量m2=5kg,甲、乙均靜止.若固定乙,燒斷細線,甲離開彈簧后經過B點進入半圓軌道,過D點時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取g=10m/s2,甲、乙兩物體均可看作質點,求:
(1)甲離開彈簧后經過B點時的速度的大小vB;
(2)在彈簧壓縮量相同的情況下,若固定甲,燒斷細線,乙物體離開彈簧后從A點進入動摩擦因數(shù)μ=0.4的粗糙水平面,則乙物體在粗糙水平面運動的位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a、b、c三物體放在旋轉水平圓臺上,它們與圓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相同,已知a的質量為2m,b和c的質量均為m,a、b離軸距離為R,c離軸距離為2R.當圓臺轉動時,三物均沒有打滑,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為重力的k倍)( 。
A.c的摩擦力最大
B.ω=$\sqrt{\frac{kg}{2R}}$是a開始滑動的臨界角速度
C.若逐步增大圓臺轉速,c比b先滑動
D.若c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是a的2倍,則逐步增大圓臺轉速,c與a同時滑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