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廣州一模)(1)用如圖1所示的游標卡尺測量圓形鋼管內(nèi)徑的操作方法是:把
B
B
(填“A”、“B”、“C”或“D”)放入到圓形鋼管內(nèi),并盡量把它們拉開到最大位置.某同學用圖l2所示的游標卡尺測量圓形鋼管內(nèi)徑時的測量結(jié)果如圖2所示,則該圓形鋼管的內(nèi)徑是
1.34
1.34
cm.
(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①比較這兩種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實驗器材小.
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實驗器材。

②如圖4是該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測得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所示,已知每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
4.8m/s2
4.8m/s2
;該紙帶是采用
(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簡要寫出判斷依據(jù)
因a遠小于g,故為斜面上小車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該紙帶采用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
因a遠小于g,故為斜面上小車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該紙帶采用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

③如圖5是采用(甲)方案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在計算圖中N點速度時,幾位同學分別用下列不同的方法進行,其中正確的是
A.VN=gnT
B.VN=
Sn+Sn+1
2T

C.VN=
dn+1-dn-1
2T

D.VN=g(n-1)T.η
分析:(1)游標卡尺讀數(shù)的方法是主尺讀數(shù)加上游標讀數(shù),不需估讀.
(2)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儀器、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
知道乙裝置中小車與斜面存在摩擦.
紙帶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加速度.
解答:解:(1)游標卡尺測量圓形鋼管內(nèi)徑的操作方法是把內(nèi)爪放入到圓形鋼管內(nèi),并盡量把它們拉開到最大位置.
故選B.
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shù)為13mm,游標讀數(shù)為0.1×4mm=0.4mm,所以最終讀數(shù)為13.4mm.即1.34cm.
(2)①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實際操作的方案中應該使摩擦力越小越好.乙裝置中小車與斜面存在摩擦,摩擦力較大,會產(chǎn)生較大誤差.故甲方案好一些,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實驗器材。
②由于相鄰的計數(shù)點位于之差不等,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得:△x=at2,
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a=
xCE-xAC
4T2
=
(16.7+21.5)cm-(7.2+11.9)cm
4×(0.1)2
═4.8m/s2
因a遠小于g,故為斜面上小車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該紙帶采用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
③A、VN=gnT,這是運用自由落體的速度公式進行計算的,而我們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果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了,也不需要驗證呢,故A錯誤.
B.VN=
Sn+Sn+1
2T
,這是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速度等于這過程的平均速度.故B正確.
C、VN=
dn+1-dn-1
2T
,這和B選項道理一樣,只是計算距離的差別.故C正確.
D、VN=g(n-1)T.這是運用自由落體的速度公式進行計算的,而我們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果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了,也不需要驗證呢,故D錯誤.
故選BC.
故答案為:(1)B,1.34
(2)①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實驗器材小.
②a=4.8m/s2 乙,因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
③BC
點評:(1)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游標卡尺讀數(shù)的方法,主尺讀數(shù)加上游標讀數(shù),不需估讀.
(2)書本上的實驗,我們要從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注意事項這幾點去搞清楚.
學會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能夠減小誤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廣州一模)火警的報警系統(tǒng)通常利用镅(
 
241
95
Am)衰變成镎(
 
237
93
Np)時放出一種很容易被空氣阻隔的新粒子,這種粒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廣州一模)飛機在水平地面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每隔相等時間投放一個物體.如果以第一個物體a的落地點為坐標原點、飛機飛行方向為橫坐標的正方向,在豎直平面內(nèi)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是第5個物體e離開飛機時,拋出的5個物體(a、b、c、d、e)在空間位置的示意圖,其中可能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廣州一模)第二組:適合選修3-4模塊的考生
(1)露珠在陽光下顯得晶瑩明亮是由于光的
全反射
全反射
現(xiàn)象造成的;通過手指縫看日光燈,可以看到彩色條紋是由于光的
衍射
衍射
現(xiàn)象造成的;水面上的汽油薄膜呈現(xiàn)彩色花紋是由于光的
干涉
干涉
現(xiàn)象造成的.
(2)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曲軸上懸掛一個彈簧振子,若不轉(zhuǎn)動手把,讓其上下振動,其周期為T1,現(xiàn)使手把以周期T2勻速轉(zhuǎn)動(T2>T1),振動穩(wěn)定后,要使彈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以讓把手的轉(zhuǎn)速
適當增大
適當增大
(填“適當增大”、“適當減小”或“不變”),這是因為:
驅(qū)動力的頻率越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受迫振動振福越大
驅(qū)動力的頻率越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受迫振動振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廣州一模)(1)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之間應保持必要的距離.已知某段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08km/h,假設前方車輛突然停止,后面車輛司機從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起,經(jīng)操縱剎車到汽車開始減速經(jīng)歷的時間(即反應時間)t=0.50s,剎車時汽車受到阻力的大小為汽車重力的0.50倍.該段高速公路上以最高限速行駛的汽車,至少應保持的距離為多大?取g=10m/s2
(2)如圖所示,在絕緣的光滑水平面上有A、B兩個點電荷,A帶正電,B帶負電,電量都是q,它們之間的距離為d.為使兩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必須在水平方向加一個勻強電場.求:兩電荷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AB連線的中點處場強大小和方向.(已知靜電力常數(shù)為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廣州一模)如圖(甲)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B、C兩個釘子,足夠長的細線一端拴在B釘上,另一端系一小球A;拉直細線使A、B、C在同一直線上,現(xiàn)給A球一個垂直于AB方向的水平初速度,使小球在水平地面上做圓周運動,運動過程中細線與釘子相碰時沒有能量損失.從小球剛運動時開始計時,在0≤t<10s時間內(nèi)細線拉力F大小的變化圖線如圖(乙)所示.試通過分析與計算,在圖(乙)中作出在10s≤t≤20s時間內(nèi)細線拉力F大小的變化圖線(設細線在運動過程中沒有被拉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