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
(1)要使每次合力與分力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必須A
A.每次把節(jié)點拉到同樣的位置         
B.每次記錄測力計的示數(shù)
C.每次把橡皮條拉到相同的長度       
D.每次記錄細繩的方向
(2)某同學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繩套結點的位置.圖中F是力F1與F2的合力的理論值,F(xiàn)′是力F1與F2的合力的實驗值.

分析 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要求兩次拉橡皮筋時,要使橡皮筋產(chǎn)生的形變相同,即拉到同一位置.用平行四邊形畫出來的是理論值,和橡皮筋同線的那個是實際值.

解答 解:(1)要使每次合力與分力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每次將橡皮條拉到同樣的位置,即用一個力與用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2)一個彈簧拉橡皮條時所測得的數(shù)值為實際值,其方向一定與橡皮條在一條直線上,故F′是實際值;
用平行四邊形畫出來的是理論值,由于實驗誤差的存在,其與豎直方向總會有一定夾角,故F是理論值.
故答案為:(1)A (2)F、F′

點評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我們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等同的,這要求同學們對于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并能正確應用,加強對基礎實驗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其近地點高度是h1,遠地點高度是h2,已知地球半徑是R,求近地點與遠地點衛(wèi)星運動的速率之比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將一根質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閉的塑料管子插入液體中,在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在圖中H值的大小將與下列哪個量無關( 。
A.管子的半徑B.大氣壓強C.液體的密度D.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一正弦式交變電流的電壓u=10$\sqrt{2}$sin314tV,其有效值為10v,頻率為50Hz,接上R=10Ω的電阻后,一個周期內產(chǎn)生的熱量為0.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小球用細繩系住放置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當細繩由水平方向逐漸向上偏移時,細繩上的拉力F將( 。
A.F逐漸增大B.F逐漸減小C.F先增大后減小D.F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質量為M、半徑為R、內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靜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為球心.有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處,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小球相連,小球靜止于P點.已知地面與半球形容器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OP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30°.求:
(1)彈簧的形變量x
(2)地面對半球形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設貨車和轎車的質量之比為2:1,它們以相同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設兩車所受阻力均為本身車重的0.2倍,則它們在行駛過程中的最大速度之比為1:2,在以最大速度行駛時若關閉發(fā)動機,此后兩車能前進的最大距離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磚ABC.AC邊長為L,∠B=30°,光線P、Q同時由AC中點射入玻璃磚,其中光線P方向垂直AC邊,光線Q方向與AC邊夾角為45°.發(fā)現(xiàn)光線Q第一次到達BC邊后垂直BC邊射出.光速為c,求:
Ⅰ.玻璃磚的折射率;
Ⅱ.光線P由進入玻璃磚到第一次由BC邊出射經(jīng)歷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振動周期為T、振幅為A、位于x=0點的波源從平衡位置沿y軸正向開始做簡諧運動.該波源產(chǎn)生的一維簡諧橫波沿x軸正向傳播,波速為v,傳播過程中無能量損失.一段時間后,該振動傳播至某質點P,關于質點P振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振幅小于為A
B.周期一定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為v
D.開始振動的方向沿y軸向上或向下取決于它離波源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