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間距為d的平行光滑金屬導軌間接有電源E,導軌平面與水平面夾角θ=30°.金屬桿ab垂直導軌放置,導軌與金屬桿接觸良好.整個裝置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與豎直成30°斜向上,如圖所示,此時金屬桿ab剛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采取以下措施后,仍可以使金屬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有( 。ê雎源诉^程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
A.將磁場方向改為豎直向上,同時減小B,其他條件不變
B.增大傾角θ同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增大,其他條件不變
C.增大傾角θ,磁場方向改為水平向左,其他條件不變
D.減小傾角θ,同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連入電路中的電阻減小,
其他條件不變
精英家教網(wǎng)
A.根據(jù)初始條件受力分析知mgsinθ=BIL,將磁場方向改為豎直向上,安培力變?yōu)樗椒较,此時只需比較mgsinθ與BILcosθ的大小,I還減小,可知mgsinθ>BILcosθ,不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A錯誤.
B.通過受力分析發(fā)現(xiàn),增大傾角θ,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電流增大,安培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也增大,兩個分力仍能平衡,所以金屬桿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B對.
C.增大傾角θ,磁場方向改為水平向左,安培力方向變成豎直向上,mg≠BIL,所以金屬棒不能平衡.故C錯.
D.減小傾角θ,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減小,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連入電路中的電阻減小,電流增大,安培力增大,通過力圖分析,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安培力沿斜面向上的分力,所以不能平衡.故D錯.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兩面平行的玻璃磚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質,一條與上表面成30°入射的光線,在右端垂直標尺上形成了A、B兩個光斑,A、B間距為4cm,已知玻璃磚的折射率n=
3
,求:
(1)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
(2)畫出形成兩光斑的光路圖;
(3)玻璃磚的厚度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毛玻璃屏A、雙縫B、白光光源C、單縫D和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圖1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1)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列順序應為C、
E、D、B
E、D、B
、A.
(2)本實驗的步驟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側的元件,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軸線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順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學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③用米尺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
④用測量頭(其讀數(shù)方法與螺旋測微器相同)測量數(shù)條亮紋的間距.
在操作步驟②時還應注意
單縫和雙縫間距5~10cm
單縫和雙縫間距5~10cm
使單縫與雙縫相互平行
使單縫與雙縫相互平行

(3)測量頭如圖所示,調節(jié)分劃板的位置,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齊某亮條紋(設為第1條)的中心,此時游標尺(圖甲)的讀數(shù)為x1=
4.98
4.98
mm,轉動手輪,使分劃線向一側移動,到另一條亮條紋(第5條)的中心位置,由游標尺再讀出一讀數(shù)(圖乙)x5=
9.42
9.42
mm,則從第1條亮紋到第5條亮紋間的距離a=
4.44
4.44
mm,相鄰兩亮條紋中心間的距離△x=
1.11
1.11
mm.已知雙縫間距d=0.25mm,雙縫到屏的距離L=0.500m,則對應的光波波長為λ=
555
555
nm.這可能是
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