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13-12-8所示,要使靜電計的指針偏角變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兩極板靠近

B.減小正對面積

C.插入電介質

D.用手碰一下負極板

解析:使靜電計指針偏角減小,即使U減小,由U=C分析,在D選項中,用手碰一下負極板,相當于使負極板接地,而負極板本來就是接地的,所以對電容器上的電荷量沒有影響.

答案:A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盧灣區(qū)一模)某班級同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加速度a和力F、質量m的關系.甲、乙兩輛小車放在傾斜軌道上,小車甲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小車乙上固定一個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乙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大�。鞲衅骱托≤囈抑g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線連接,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兩輛小車一起開始運動,利用兩個傳感器可以采集記錄同一時刻小車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
(1)下列關于實驗裝置和操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D
BD
(多選)
(A)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甲受到的摩擦力
(B)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乙受到的摩擦力
(C)實驗中,在小車乙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均可采集數據
(D)實驗中,只能在小車乙加速運動的過程中采集數據
(2)四個實驗小組選用的小車乙(含力傳感器)的質量分別為m1=0.5kg、m2=1.0kg、m3=1.5kg和m4=2.0kg,其中有三個小組已經完成了a-F圖象,如圖(b)所示.最后一個小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在圖(b)中完成該組的a-F圖線;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拉力F(N) 24.5 20.0 17.5 12.0 8.1 4.8
加速度a(m/s2 16.3 13.3 11.7 8.0 5.4 3.2
(3)在驗證了a和F的關系后,為了進一步驗證a和m的關系,可直接利用圖(b)的四條圖線收集數據,然后作圖.請寫出具體的做法:
①如何收集數據?
在a-F圖象上做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與四條圖線分別有個交點,記錄下四個交點的縱坐標a,分別與各圖線對應的m組成四組數據.
在a-F圖象上做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與四條圖線分別有個交點,記錄下四個交點的縱坐標a,分別與各圖線對應的m組成四組數據.

②為了更直觀地驗證a和m的關系,建立的坐標系應以
加速度a
加速度a
為縱軸:以
質量的倒數
1
m
質量的倒數
1
m
為橫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3-12-20所示,勻強電場中的A、B、C三點連線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其中A角為直角,B角等于30°,邊長AB=20 cm.現將一電荷量為2×10-8 C的負點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6×10-6 J;將另一個電荷量為1.5×10-8 C的負點電荷從C點移到A點,外力克服電場力做功4.5×10-6 J.設B點的電勢為零,求:

(1)A、C兩點的電勢;

(2)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3-12-8所示,帶電粒子以平行于極板的速度從左側中央飛入勻強電場,恰能從右側擦極板邊緣飛出(重力不計).若粒子的初動能變?yōu)樵瓉淼?倍,而仍能擦極板邊緣飛出,可采取的措施為(    )

  圖13-12-8

A.將板的長度變?yōu)樵瓉淼?倍                 B.將板間距離變?yōu)樵瓉淼?/2

C.將板間距離變?yōu)樵瓉淼?倍                 D.將板間電壓變?yōu)樵瓉淼?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敏探究了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和電流關系后,對如圖13-19甲所示既有并聯(lián)又有串聯(lián)的電路的電流關系提出了猜想: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為驗證猜想,小敏設計如圖3-19甲所示的電路,用圖乙所示器材做了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電表

次數

A1(A)

A2(A)

A3(A)

V1(V)

V2(V)

V3(V)

    1

1.2

0.8

2.0

12.0

6.0

18.0

    2

0.9

0.6

1.5

9.0

9.0

18.0

    3

0.6

0.4

1.0

6.0

12.0

18.0

                            圖3-19

請完成:(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圖3-19甲的電路將圖3-19乙的實物連線補充完整;

(2)為驗證猜想,應選用電表         的示數進行比較;

(3)比較表中三個電壓表的示數,可得到的結論是                         ;

(4)認真分析小敏的實驗數據,還可以得到很多規(guī)律,請你寫出其中的一個(不能與猜想和(3)結論重復).

規(guī)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