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全國理綜Ⅰ  29 碰撞的恢復(fù)系數(shù)的定義為,其中v10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fù)系數(shù)e=1,非彈性碰撞的e<1。某同學(xué)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彈性碰撞的恢復(fù)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它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好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zhǔn)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讓小球 1 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fù)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 1 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fù)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biāo)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上述實驗中,

P點是_____________的平均位置,

M點是_____________的平均位置,

N點是_____________的平均位置,

②請寫出本實驗的原理                                                         

                                                                               

                                                                               

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恢復(fù)系數(shù)的表達式                                         

③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點是在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的平均位置

M點是小球1與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點的平均位置

N點是小球2落點的平均位置

②小球從槽口C飛出后作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設(shè)為t,則有

        OPv10t

        OMv1t

        ONv2t

  小球2碰撞前靜止, v20=0

     

     ③OP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guān),OMON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由圖可知OP=2aR,因此水平熒光屏發(fā)亮范圍的右邊界的坐標(biāo)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