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如圖所示,傾角為θ=37°的粗糙斜面AB和水平傳送帶與半徑為R=1.25m的光滑圓弧面BC分別相切于B、C兩點,傳送帶左右兩端CD的距離為L=$\frac{5}{8}$m,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始終以v=4m/s的速度順時針轉動;在過B點的豎直虛線GH左側空間存在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0.4T,在傳送帶上方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E=3N/C;現給質量為m=2×10-2kg、電量q=+0.1C的帶電滑塊P一個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其恰能在AB上勻速運動.若滑塊P剛到傳送帶右端D點時,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0.2kg的電動小車Q從D點正下方的E點開始以恒定功率啟動,當滑塊P落地時剛好擊中小車且兩者水平速度相等;已知小車所受阻力恒為車重的0.2倍,滑塊與斜面AB和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素均為μ=0.5;滑塊電量始終保持不變,P、Q均可視為質點,傳送帶轉輪半徑很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塊P到達圓弧軌道最低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
(2)滑塊P通過傳送帶的時間;
(3)電動小車的功率P.

分析 (1)滑塊P在AB上勻速運動,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和洛倫茲力公式求解其速度.滑塊P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塊P經過C點時的速度,再由牛頓運動定律求滑塊P到達圓弧軌道最低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
(2)根據滑塊在傳送帶上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由運動學公式求時間.
(3)滑塊P離開D點后做平拋運動,由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求出水平距離,再對車,運用動能定理求其功率P.

解答 解:(1)滑塊P在AB上勻速運動,受力平衡,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得:
  mgsinθ=f
  N=F+mgcosθ
又 f=μN,F=qv1B
聯立解得:v1=$\frac{mg(sinθ-μcosθ)}{μqB}$=2m/s
滑塊從B運動到C,由機械能守恒得:
mgR(1-cosθ)=$\frac{1}{2}m{v}_{C}^{2}$-$\frac{1}{2}m{v}_{1}^{2}$
解得:vC=$\sqrt{{v}^{2}+2gR(1-cosθ)}$=3m/s
在C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frac{{v}_{C}^{2}}{R}$
則有:FN=mg+m$\frac{{v}_{C}^{2}}{R}$=0.344N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滑塊P到達圓弧軌道最低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0.344N,方向豎直向下.
(2)滑塊滑上傳送帶后,先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frac{qE+μmg}{m}$=20m/s2;
加速至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所用時間為:t1=$\frac{v-{v}_{C}}{a}$=$\frac{4-3}{20}$=0.05s
通過的位移為:x1=$\frac{{v}_{C}+v}{2}{t}_{1}$=$\frac{3+4}{2}×0.05$m=0.175m<L
由于qE>μmg,所以接著滑塊繼續(xù)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frac{qE-μmg}{m}$=10m/s2
由L-x1=vt2+$\frac{1}{2}a′{t}_{2}^{2}$得:
$\frac{5}{8}$-0.175=4t2+$\frac{1}{2}×10{t}_{2}^{2}$
解得:t2=0.1s
故滑塊P通過傳送帶的時間為:t=t1+t2=0.15s
(3)滑塊到達D點的速度為:vD=v+a′t2=5m/s
滑塊P離開D點后做平拋運動,則有:
  h=$\frac{1}{2}g{t}^{2}$
  x=vDt
可得:t=0.4s,
x=vD$\sqrt{\frac{2h}{g}}$=2m
對車,由動能定理得:
Pt-0.2Mgx=$\frac{1}{2}M{v}_{D}^{2}$
解得P=8.25W
答:
(1)滑塊P到達圓弧軌道最低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0.344N,方向豎直向下;
(2)滑塊P通過傳送帶的時間是0.15s;
(3)電動小車的功率P是8.25W.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理清物體的運動過程,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知道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結合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如圖所示,坐標系xOy第一象限的三角形區(qū)域內(坐標如圖中所標注)有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在x軸下方有沿+y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將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重力不計)從P(0,-a)點由靜止釋放.由于x軸上存在一種特殊物質,使粒子每經過一次x軸速度大小變?yōu)榇┻^前的$\frac{\sqrt{2}}{2}$.
(1)欲使粒子能夠再次經過x軸,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0的最小值.
(2)在磁感應強度等于第(1)問中B0的情況下,求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運動的總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AB兩板間的電勢差為U,板間距為d,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帶電粒子從A板的中間進入兩板間,初速度可忽略,則粒子到達B板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frac{2qU}{m}}$,與板間距有關嗎?無關;粒子在板間的運動時間為$\sqrt{\frac{2m}{qU}}$d,與板間距有關嗎?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先后經過A,B兩點,已知在A點時的速度為5m/s,在B點時的速度是11m/s,已知AB間的距離為24m,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是多少?所用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中介紹,亞當斯通過對行星“天王星”的長期觀察,發(fā)現其實際運行的軌道與圓軌道存在一些偏離,且每隔時間t發(fā)生一次最大的偏離.亞當斯利用牛頓發(fā)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對觀察數據進行計算,認為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天王星外側還存在著一顆未知行星(后命名為海王星),它對天王星的萬有引力引起其軌道的偏離.設海王星運動軌道與天王星在同一平面內,且與天王星的繞行方向相同,天王星的運行軌道半徑為R,周期為T.利用上述三個物理量能推導出海王星繞太陽運行的圓軌道半徑是(  )
A.$\root{3}{(\frac{t-T}{t})^{2}}R$B.$\frac{t}{t-T}R$C.$\root{3}{{(\frac{t}{t-T})}^{2}}$RD.$\root{3}{\frac{{t}^{2}}{t-T}}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為兩列沿同一繩子相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實線表示甲波,虛線表示乙波.M為繩上x=0.2m處的質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這兩列波將發(fā)生干涉現象,質點M的振動始終加強
B.由圖示時刻開始,再經甲波周期的$\frac{1}{4}$,M將位于波峰
C.甲波的速度v1與乙波的速度v2大小不一樣大
D.甲波的速度v1與乙波的速度v2大小一樣大
E.因波的周期未知,故兩列波波速的大小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太空粒子探測器”主要使命之一是在太空中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探索宇宙起源的奧秘,是人類在太空中進行的最大規(guī)模的科學實驗之一.探測器核心部件是由加速、偏轉和收集三部分組成,其原理可簡化如下:如圖所示,輻射狀的加速電場區(qū)域邊界為兩個同心平行半圓弧面,圓心為O,外圓弧面AB的半徑為L,電勢為φ1,內圓弧面CD的半徑為$\frac{L}{2}$,電勢為φ2.足夠長的收集板MN平行邊界ACDB,O到MN板的距離為L.在邊界 ACDB和收集板MN之間加一個圓心為O,半徑為L,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半圓形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0.假設太空中漂浮著某種帶正電的物質粒子,它們能均勻地吸附到AB圓弧面上,并被加速電場從靜止開始加速,不計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其它星球對粒子引力的影響.
(1)研究發(fā)現從AB圓弧面發(fā)出的粒子有$\frac{2}{3}$能打到MN板上(不考慮過邊界ACDB的粒子),求漂浮粒子的比荷$\frac{q}{m}$;
(2)隨著所加磁場大小的變化,試定量分析收集板MN上收集粒子的效率η(打在MN板上的粒子數與從AB圓弧面發(fā)出的粒子數的百分比)與磁感應強度B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熱學現象和熱學規(guī)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B.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制成是因為它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C.物體的溫度為0℃時,物體分子的平均動能為零
D.熱量能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但不可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玻璃球沿碗的內壁做勻速圓周運動(若忽略摩擦),這時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和向心力B.重力和支持力
C.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D.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