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時波長可能不變
B.在機械橫波傳播方向上的某個質點的振動速度就是波的傳播速度
C.a、b兩束光照射同一雙縫干涉裝置在屏上得到干涉圖樣中a的相鄰亮條紋間距小于b光的相鄰亮條紋間距,則可以判斷水對a光的折射率比b光小
D.肥皂泡呈現彩色條紋是光的干涉現象造成的

分析 波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頻率不變,波長與波速成正比;質點的振動速度與波的傳播速度沒有關系;干涉圖樣中,當相鄰亮條紋間距越大時,則波長越長;借助于特殊值,可確定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肥皂泡呈現彩色條紋是光的干涉現象.

解答 解:A、當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時頻率不變,而波長在隨著波速增大而變長,故A錯誤;
B、在機械橫波傳播方向上的某個質點的振動速度與波的傳播速度沒有關系,故B錯誤;
C、a、b兩束光照射同一雙縫干涉裝置在屏上得到干涉圖樣中a的相鄰亮條紋間距小于b光的相鄰亮條紋間距,則可知,a光的波長較短,b光的波長較長,則可判定水對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故C錯誤;
D、肥皂泡呈現彩色條紋是光的干涉現象是通過泡的內外表面反射形成頻率相同的光,相互疊加,從而出現彩色條紋.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考查光的折射現象中,頻率不變,波速與波長的關系,理解光的干涉條件,及光的干涉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注意質點的振動速度與波的傳播速度的區(qū)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物體A、B經無摩擦的定滑輪用細線連在一起,A物體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時B勻速下降,A水平向左運動,由此可知( 。
A.物體A做勻速運動B.物體A做減速運動
C.物體A所受摩擦力逐漸減小D.物體A所受摩擦力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甲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至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測出這一過程彈簧彈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
A.t1時刻小球速度最大
B.t1至t2時間內,小球速度一直增大
C.t2至t3時間內,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D.t3時刻小球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電場線和磁感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線和磁感線都是電場或磁場中實際存在的線
B.磁場中兩條磁感線一定不相交,但在復雜電場中的電場線是可以相交的
C.靜電場中的電場線是一條不閉合曲線,而磁感線是一條閉合曲線
D.磁感線和電場線都只能分別表示磁場和電場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A、B小球在一條豎直線上,相聚H=10m,A、B、C三個小球同時以相同速率向不同的方向拋出,A豎直向下拋,B豎直向上拋,C想A、B所在的豎直線平拋,經0.5s三個球在空中相遇,g=10m/s2.求:
(1)三個球拋出的速率多大?
(2)C求與A、B的水平距離s是多少?
(3)C求拋出時距地面高度h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A、B兩個質點,分別做勻速圓周運動,在相等時間內它們通過的弧長比SA:SB=4:3,轉過的圓心角比θA:θB=3:2.則它們的線速度比vA:vB4:3,角速度比ωA:ωB3:2,周期比TA:TB2:3,半徑比RA:RB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有4條用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打出的紙帶A、B、C、D,其中一條是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時打出的.為找出該紙帶,某同學在每條紙帶上取了點跡清晰的、連續(xù)的4個點,用刻度尺測出相鄰兩個點間距離依次為S1、S2、S3.請你根據下列S1、S2、S3的測量結果確定該紙帶為(  )(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9.791m/s2
A.61.0mm  65.8mm  70.7mmB.41.2mm  45.1mm  53.0mm
C.49.6mm  53.5mm  57.3mmD.60.5mm  61.0mm  60.6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打上的點計算出.

(1)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及盤中砝碼的重力.
(2)一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一定,改變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采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為了比較容易地檢查出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應該做a與$\frac{1}{M}$的圖象.
(3)如圖2(a)是甲同學根據測量數據做出的a-F圖線,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是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過大.
(4)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線,如圖2(b)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答: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M.
(5)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利用圖3給出的數據可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1.58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從A點以水平速度v0拋出小球,小球垂直落在傾角為α的斜面上.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落在斜面上時速度的大小v和小球從拋出到落在斜面上經歷的時間t,表述正確的是(  )
A.v=v0sinαB.v=$\frac{v_0}{cosα}$C.t=$\frac{v_0}{gtanα}$D.t=$\frac{{2{v_0}}}{gta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