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正點電荷Q的電場中有M、N、P、F四點,M、N、P為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F(xiàn)為MN的中點,M=30°,M、N、P、F四點的電勢分別用、、表示。已知=,=,點電荷Q在M、N、P三點所在的平面內(nèi),則

A點電荷Q一定在MP的連線上

B連接PF的線段一定在同一等勢面上

C將正試探電荷從P點搬運到N點,電場力做負功

D大于

【答案】AD

【解析】

試題分析:點電荷的等勢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圓,對于圓、圓弧上任意兩點的連線的中垂線一定通過圓心,故場源電荷在MN的中垂線和FP的中垂線的交點上,在MP的連線上,如圖所示,故A正確

φPF,線段PF是P、F所在等勢面的一個弦,故B錯誤;在正的點電荷的電場中,離場源越遠,電勢越低,將正試探電荷從P點搬運到N點,電勢能降低,故電場力做正功,故C錯誤;在正的點電荷的電場中,離場源越遠,電勢越低,故φP>φM,故D正確故選A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傳送帶與地面傾角θ37o,AB之間距離L1=205m,傳送帶以10m/s的速率逆時針轉(zhuǎn)動。質(zhì)量為M=10kg,長度L2=10m的木板上表面與小物塊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下表面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301,開始時長木板靠近傳送帶B端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在傳送帶上端A無初速地放一個質(zhì)量為m=10kg的小物塊,它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5,(假設物塊在滑離傳送帶至木板右端時速率不變,sin37o06, g=10)。求:

1)物塊離開B點的速度大。

2)物塊在木板上滑過的距離;

3)木板在地面上能滑過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電場線密集處場強大,電勢高

B. 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但場強不一定減小

C. 在電勢高處電荷具有的電勢能大

D. 場強為零處,電勢不一定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輛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以相同的速度同時經(jīng)過某一路標,從此時開始甲車先加速后減速,乙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丙車先減速后加速,它們經(jīng)過下個路標時速度又是相同的,則(

A. 甲車先通過下一個路標

B. 乙車先通過下一個路標

C. 丙車先通過下一個路標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帶電小球從A處豎直向上進入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進入電場時小球的動能為4J,運動到最高點B時小球的動能為5J,則小球運動到A點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點圖中未畫出時的動能為

A4J B14J C19J D2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回旋加速器來加速質(zhì)子,為了使質(zhì)子獲得的動能增加為原來的4倍,原則上可采用下列哪幾種方法:

A將其磁感應強度增大為原來的2

B將其磁感應強度增大為原來的4

CD形金屬盒的半徑增大為原來的2

DD形金屬盒的半徑增大為原來的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汽車訓練場地有如圖所示的設計,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編號為ABCDE的五根標志桿,相鄰桿之間的距離。一次訓練中,學員駕駛汽車以的速度勻速向標志桿駛來,教練與學員坐在同排觀察并記錄時間。當教練經(jīng)過O點時向?qū)W員發(fā)出指令立即剎車,同時用秒表開始計時,學員需要經(jīng)歷的反應時間才開始剎車,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停在D標桿附近。教練記錄自己經(jīng)過BC桿時秒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已知。

求:(1)汽車經(jīng)過BC桿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學員的反應時間和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絕緣水平面上固定兩個等量同種電荷P、Q,在PQ連線上更靠近PM點由靜止釋放一帶電滑塊,則滑塊會由靜止開始一直向右運動到PQ連線上的另一點N而停下。下述正確的是 ( )

A. 滑塊受到的電場力一定是先減小后增大

B. 停下前滑塊的加速度一定是先減小后增大

C. 滑塊的動能與電勢能之和保持不變

D. PM間距一定小于QN間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各物體中,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體有(   )

A. 表演精彩動作的芭蕾舞演員

B. 研究汽車輪胎上各點的運動情況

C. 研究平直公路上行駛汽車的運動情況

D. 參加一千五百米賽跑的運動員沖過終點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