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所示,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的矩形線圈的周期為T,轉軸O1O2垂直于磁場方向,線圈電阻為2Ω.從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時開始計時,線圈轉過60°時的感應電流為1A.那么( 。
A.線圈消耗的電功率為2W
B.線圈中感應電流的有效值為2A
C.任意時刻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為e=4cos$\frac{2π}{T}$t
D.任意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φ=$\frac{T}{π}$sin$\frac{2π}{T}$t

分析 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轉軸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的矩形線圈中產(chǎn)生正弦或余弦式交流電,
由于從垂直中性面開始其瞬時表達式為i=Imcosθ,由已知可求Im=$\frac{i}{cosθ}$,
根據(jù)正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和峰值關系可求電流有效值
根據(jù)P=I2R可求電功率
根據(jù)Em=Imr可求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
任意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Φ=BSsin$\frac{2π}{T}t$  根據(jù)Em=NBSω可求Φm=BS=$\frac{{E}_{m}}{NB}$.

解答 解:A、從垂直中性面開始其瞬時表達式為i=Imcosθ,
則電流的最大值為 Im=$\frac{i}{cosθ}$=2A,線圈消耗的電功率為 P=I2r=($\frac{\sqrt{2}}{2}{I}_{m}$)2r=4W,故A錯誤;
B、線圈中感應電流的有效值為$\sqrt{2}$A,故B錯誤;
C、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為 Em=Imr=2×2=4V
任意時刻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為 e=Emcos$\frac{2π}{T}$t=4cos$\frac{2π}{T}$t,故C正確;
D、任意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Φ=BSsin$\frac{2π}{T}t$ 
根據(jù)Em=NBSω
可得Φm=BS=$\frac{{E}_{m}}{Nω}$=$\frac{4}{N}$$•\frac{T}{2π}$
故Φ=$\frac{2T}{π}$sin$\frac{2π}{T}t$,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察的是有效值計算及有關交變電流的基本知識,要求熟練記憶相關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備組數(shù)據(jù),不能計算出地球質量的是( 。
A.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及地球離太陽的距離
B.月球繞地球運行的周期及月球離地球的距離
C.人造衛(wèi)星在地面附近繞行的速度和運行周期
D.若不考慮地球自轉,已知地球的半徑及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某同學做探究合力做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用1條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橡皮筋作用下運動,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tài)與小車所在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B.橡皮筋恰好恢復原長
C.小車緊靠著打點計時器
D.小車已超過兩個鐵釘?shù)倪B線
(2)如圖2所示是某次操作正確的情況下,在頻率為50Hz的電源下打點計時器記錄的一條紙帶,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F~I(填“A~F”或“F~I”)部分進行測量,速度大小為0.76m/s.
(3)通過以上實驗的正確操作和正確處理數(shù)據(jù),應該得出合力做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正確關系是W∝v2(用關系式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某高速公路發(fā)生一起車禍,車禍系輪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車行駛前輪胎內(nèi)氣體壓強為2.5atm,溫度為27℃,爆胎時胎內(nèi)氣體的溫度為87℃,輪胎中的空氣可看作理想氣體.求爆胎時輪胎內(nèi)氣體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力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下列有關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說法錯誤的是(  )
A.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G
B.被人們稱為“能稱出地球質量的人”是牛頓
C.萬有引力常量是一個有單位的常量
D.開普勒發(fā)現(xiàn)了行星運動的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種噴霧器貯液筒的總容積為7.5L,如圖所示,現(xiàn)打開密封蓋,裝入6L的藥液后再關閉,與貯液筒相連的活塞式打氣筒,每次能壓入300cm3,1atm的空氣,若以上過程溫度都保持不變,則要使貯氣筒中空氣壓強達到4atm,打氣筒應該拉壓幾次( 。
A.13次B.14次C.15次D.16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將一個邊長為a,質量為m的勻質正方體,移動一段距離l(l>a),已知正方體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可供選擇的方法有兩種:水平推動和翻動.請回答:選擇哪一種方法較為省力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甲所示,高樓上某層窗口違章拋出一石塊,恰好被曝光時間(光線進入相機鏡頭的時間)為0.2s的相機拍攝到,圖乙是石塊落地前0.2s時間內(nèi)所成的像(照片已經(jīng)放大且風格化),每個小方格代表的實際長度為1.5m,忽略空氣阻力,g取10m/s2,則(  )
A.石塊水平拋出初速度大小約為225 m/s
B.石塊將要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約為7.5 m/s
C.圖乙中像的反向延長線與樓的交點就是石塊拋出的位置
D.石塊拋出位置離地高度約為2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有關玻爾的原子結構理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處于定態(tài)時,雖然電子做變速運動,但并不向外輻射能量
B.玻爾理論的成功之處是引入量子觀念
C.玻爾的原子結構理論也能解釋有兩個以上電子的原子的復雜光譜
D.大量處于n=4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可產(chǎn)生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