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設(shè)計了一套實驗裝置,想用這套裝置測量小鋼球飛離水平桌面時的速度。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讓小鋼球從斜面上滾下,滾過桌面后小鋼球便做平拋運動。在小鋼球拋出后經(jīng)過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塊木板,木板上放一張白紙,白紙上有復(fù)寫紙,這樣便能記錄小鋼球在白紙上的落點,桌子邊緣小鋼球經(jīng)過的地方掛一條鉛垂線。請你幫他完成測量步驟:

1)要完成本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

①讓小球從斜面上某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球離開桌面的初速度表達式v=________。(用所測的物理量表達)

【答案】 刻度尺 用刻度尺測量桌面到木板的豎直高度h 用刻度尺測量鋼球的落點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x

【解析】根據(jù)平拋運動規(guī)律,水平方向;豎直方向,聯(lián)立得故還需要測量出桌面到木板的豎直高度h以及鋼球的落點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x,需要的器材為刻度尺;實驗步驟為:②用刻度尺測量桌面到木板的豎直高度h;③用刻度尺測量鋼球的落點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x;小球離開桌面的初速度表達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zhì)量m2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靜止于高出水平地面h1.8m的粗糙平臺上的A點,現(xiàn)用F12N的水平恒力拉物塊一段時間后撤去,物塊繼續(xù)滑行一段位移后從平臺邊緣上的B點飛出,落地點與平臺右邊緣的水平距離x1.2m。A、B兩點間的距離L13m,物塊與臺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1,空氣阻力不計,取g10m/s2。求:

1)物塊離開平臺時的速度大小v;

2)力F作用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有一定厚度的圓盤,可以繞通過中心垂直于盤面的水平軸轉(zhuǎn)動,現(xiàn)要測量它勻速轉(zhuǎn)動的角速度,實驗器材:電磁打點計時器,毫米刻度尺,紙帶,復(fù)寫紙,實驗步驟如下:

1)如圖甲所示,將電磁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面上,將紙帶的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測圓盤的側(cè)面上,使圓盤轉(zhuǎn)動時,紙帶可以卷在圓盤側(cè)面上.

2)啟動控制裝置使圓盤轉(zhuǎn)動,同時接通電源,打點計時器開始打點.

3)經(jīng)這一段時間,停止轉(zhuǎn)動和打點,取下紙帶,進行測量.

若打點周期為T,圓盤半徑為rx1,x2是紙帶上選定的兩點分別對應(yīng)的米尺上的刻度值(x2大于x1),n為選定的兩點間的打點數(shù)(含初、末兩點),則

用已知量測得表示圓盤角速度的表達式為ω=_______

②某次實驗測得圓盤半徑r=5.50×10-2m,得到紙帶的一段如圖乙所示,打點周期T=0.02s,則角速度為_____rad/s.(結(jié)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2m的重物懸掛在輕繩的一端,輕繩的另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的小環(huán),小環(huán)套在豎直固定的光滑直桿上,光滑定滑輪與直桿的距離為d.桿上的A點與定滑輪等高,桿上的B點在A點正下方距離為d處.現(xiàn)將環(huán)從A處由靜止釋放,不計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環(huán)到達B處時,重物上升的高度h

B. 環(huán)到達B處時,環(huán)與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環(huán)從AB,環(huán)減少的機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機械能

D. 環(huán)能下降的最大高度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描點法研究物體做平拋運動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a.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yīng)盡量減小球與斜槽間的摩擦;

b.為了能夠較為準確地描繪運動軌跡,實驗時必須保證等距離地移動筆尖在白紙的位置;

c.以槽口末端點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d.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每次必須從同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小球;

e.實驗時應(yīng)保證斜槽末端切線方向水平,切線斜向上時測出的初速度偏大,斜向下時偏;

f.建立直角坐標系后,在軌跡上取橫坐標分別為L2L、3L...的點,若它們的縱坐標的比值為1:4:9則說明平拋運動的軌跡時拋物線。

2)如圖是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閃光照片,O_____(填不是)拋出點,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邊長都是L=1.25 cm,小球的初速度為v0=_______m/s(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光滑平面上一運動質(zhì)點以速度v通過原點O,vx軸正方向成α角,如圖所示。與此同時對質(zhì)點加上沿x軸正方向的恒力Fx和沿y軸正方向的恒力Fy,則

A. 如果,質(zhì)點向y軸一側(cè)做曲線運動

B. 質(zhì)點不可能做直線運動

C. 如果,質(zhì)點向x軸一側(cè)做曲線運動

D. 如果,質(zhì)點向x軸一側(cè)做曲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次課外實踐活動中,某課題研究小組收集到數(shù)碼相機、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中的一些舊電池以及從廢舊收音機上拆下的電阻、電容、電感線圈等電子元件.現(xiàn)從這些材料中選取兩個待測元件,一是電阻R0(約為2kΩ),二是手機中常用的鋰電池(電動勢E標稱值為3.7V,允許最大放電電流為100mA).在操作臺上還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

A.電壓表(量程4V,電阻RV約為4.0kΩ)

B.電流表A1(量程100mA,內(nèi)阻不計)

C.電流表A2(量程2mA,內(nèi)阻不計)

D.滑動變阻器R1(0~2kΩ,額定電流0.1A)

E.電阻箱R2(0~999.9Ω)

F.開關(guān)S一只,導線若干.

(1)為了測定電阻R0的阻值,小組的一位成員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電路原理圖,所選取的相應(yīng)器材(電源用待測的鋰電池)均標在圖上,其器材選取中有不妥之處,你認為應(yīng)該怎樣調(diào)整_________

(2)如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滑動變阻器R1、電壓表已損壞,用余下的器材測量鋰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

①請你在圖2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標注所用器材符號);

②該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實驗中取得多組數(shù)據(jù),然后作出如圖3所示的線性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則電源電動勢為_____________V,內(nèi)阻為______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半徑為R、內(nèi)壁光滑的硬質(zhì)小圓桶固定在小車上,小車以速度v在光滑的水平公路上做勻速運動,有一質(zhì)量為m、可視為質(zhì)點的光滑小鉛球在小圓桶底端與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當小車與固定在地面的障礙物相碰后,小車的速度立即變?yōu)榱悖P(guān)于碰后的運動(小車始終沒有離開地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鉛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一定等于

B. 無論v多大,鉛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不超過

C. 要使鉛球一直不脫離圓桶,v的最小速度為

D. 若鉛球能到達圓桶最高點,則鉛球在最高點的速度大小可以等于零

【答案】BC

【解析】試題分析:小球和車有共同的速度,當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小球由于慣性會繼續(xù)運動,小球沖上圓弧槽,則有兩種可能,一是速度較小,滑到某處小球速度為0,根據(jù)機械能守恒此時有,解得,另一可能是速度較大,小球滑出弧面做斜拋,到最高點還有水平速度,則此時小球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要小于A錯誤B正確;要使鉛球一直不脫離圓桶,則在最高點重力完全充當向心力,故有,此時速度,即在最高點的最小速度為,從最低點到最高點機械能守恒,故有,解得,C正確;

考點:考查了圓周運動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型】單選題
結(jié)束】
9

【題目】如圖(甲)所示,一位同學利用光電計時器等器材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有一直徑為d、質(zhì)量為m的金屬小球由A處從靜止釋放,下落過程中能通過A處正下方、固定于B處的光電門,測得A、B間的距離為HH>>d),光電計時器記錄下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span>g。則:

1)如圖(乙)所示,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的直徑d = mm

2)小球經(jīng)過光電門B時的速度表達式為 。

3)多次改變高度H,重復(fù)上述實驗,作出隨H的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當圖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徑d滿足以下表達式: 時,可判斷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不計電壓表和電流表內(nèi)阻對電路的影響,當電鍵閉合后,小燈泡均能發(fā)光。在將滑動變阻器的觸頭逐漸向右滑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流表A的讀數(shù)變小

B. 電壓表V的讀數(shù)變小

C. 小燈泡L1L2均變暗,L3變亮

D. 小燈泡L1、L3變亮,L2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