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分力F1、F2夾角αα≠π),且α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個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B.兩個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兩個力都增大,合力可能減小    D.兩個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保持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0點,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同一實驗過程中,0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0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0點時兩個彈簧秤之間夾角應取90°,以便計算合力的大小
(2)在上述實驗中,下列哪些方法可減少實驗誤差:
A.使用彈簧稱拉橡皮條時,應使它與木板平面平行  B.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盡量大些
C.兩個分力F1、F2的夾角越大越好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短些
(3)某同學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實驗中作出如圖所示的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固定點,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合點,圖中
F
F
是F1、F2合力的理論值,
F′
F′
是合力的實驗值,實驗需要進行比較的是F和F′,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
平行四邊形定則
平行四邊形定則
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如圖,箭頭所指的毫米刻度尺的示數(shù)為
967.2±0.2
967.2±0.2
mm.
(2)在《驗證共點力的合成定則》的實驗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驟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BD
BD
(不定項)
A.兩個分力F1、F2間的夾角盡量小些
B.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盡量大些(不超過彈性限度)
C.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短一些
D.實驗中,彈簧秤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時,主要步驟如下:
A.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繩的末端系好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拉橡皮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下O點位置,記下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1、F2
D.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繩套,通過細繩把橡皮條拉伸,讀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記下細繩方向OC;
E.按選好的標度從O點沿兩繩的方向作兩分力F1、F2、F的圖示;
F.再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做F1和F2的合力F,比較F和F′,得出結論;精英家教網(wǎng)
①在本實驗中,下列可以減小實驗誤差的方法是
 

A.兩個分力F1和F2的夾角最好接近180°
B.在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范圍內(nèi),兩個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適當大些
C.拉橡皮條的繩套要短一些好
D.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②上述實驗步驟中,
(a)有重要遺漏的步驟是
 
 

(b)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
 
;
 

③在丙圖中畫出力的圖示:
a.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得F′=
 
N.(注意估讀)
b.按同樣的標度作出力F′的圖示.
c.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F2的合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若兩個分力F1、F2夾角為α(α≠0或π),且α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
①一個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②兩個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③兩個力都增大,合力可能減;
④兩個力都增大,合力大小可能不變;
其中正確的是( 。
A、②B、②④C、③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