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兩根相同的輕質彈簧豎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可視為質點、質量不同(m1≠m2)的兩物塊分別置于兩彈簧上端.現(xiàn)用外力作用在物塊上,使兩彈簧具有相同的壓縮量,若撤去外力后,兩物塊由靜止豎直向上彈出并離開彈簧,則從撤去外力到物塊速度第一次減為零的過程中,兩物塊(  )
A.上升的最大高度一定相同B.重力勢能的變化量一定相同
C.最大加速度一定相同D.最大速度一定相同

分析 兩彈簧壓縮量相同,因此增加的彈性勢能相同,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明確重力勢能及動能的關系,注意分析兩物體質量不同的影響.

解答 解:由于壓縮量相同,則彈簧的彈性勢能相同,則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重力勢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彈性勢能;故重力勢能的變化量相同;
但由于物體的質量不同,故上升的高度不同;由于彈簧的彈力相同,而質量不同,故最大加速度不同;速度最大時,重力等于彈簧的彈力;故最大速度不相同;
故ABD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機械能守恒定律及牛頓第二定律,要注意正確明確彈簧的彈性勢能取決于彈簧的形變量及勁度系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鐵架臺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輕質細線懸掛一小球,開始時細線豎直,現(xiàn)將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緩慢地由實線位置運動到虛線位置,鐵架臺始終保持靜止,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平拉力F是恒力B.鐵架臺對地面的壓力一定不變
C.鐵架臺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不變D.鐵架臺對地面的摩擦力始終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固定于豎直面內的粗糙斜桿,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0°.質量為m的小球套在桿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小球沿桿由底端勻速運動至頂端.已知小球與斜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frac{\sqrt{3}}{3}$,則關于拉力F的大小及其做功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α=30°時,拉力F最小B.當α=60°時,拉力F做功最少
C.當α=60°時,拉力F最小D.當α=90°時,拉力F做功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質量為40kg的雪撬在傾角θ=37°的斜面上向下滑動(如圖甲所示)今測得雪撬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且AB是曲線的切線,B點坐標為(4,15.0),CD是曲線的漸近線.設所受的空氣阻力與速度成正比.試求空氣的阻力系數(shù)k和雪撬與斜坡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市場上有一種新的游標卡尺,與普通游標卡尺不同,它游標尺的刻線看起就很“稀疏”,使得讀數(shù)時清晰明了,方便了使用者正確讀取數(shù)據(jù).

(1)如果此游標尺的刻線是將“39mm等分成20份”那么它的準確度是0.05mm.
(2)用該游標卡尺測量某一物體的厚度,如圖甲所示,它的正確讀數(shù)是3.125cm.
(3)某次實驗中打出如圖乙所示的紙帶(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這個加速度值a=0.8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常見測電阻的方法有:伏安法、伏阻法、安阻法、替代法、半偏法、歐姆法等.現(xiàn)實驗桌上有下列器材:
A.待測電阻R(阻值約10kΩ) B.滑動變阻器R1(0~1kΩ)
C.電阻箱R0(99999.9Ω) D.電流計G(500μA,內阻不可忽略)
E.電壓表V(3V,內阻約3kΩ) F.直流電源E(3V,內阻不計)
G.開關、導線若干

(1)甲同學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測量電路,請指出他的設計中存在的問題:①靈敏電流計不應外接、诨瑒幼冏杵鞑粦捎孟蘖魇浇臃ǎㄖ赋鰞商幖纯桑
(2)乙同學用圖b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
①請在圖c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電路的連接;
②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移到左(填“左”或“右”)端,再接通開關S;保持S2斷開,閉合S1,調節(jié)R1使電流計指針偏轉至某一位置,并記下電流I1;
③斷開S1,保持R1不變,閉合S2,調節(jié)R0使得電流計讀數(shù)為I1時,R0的讀數(shù)即為待測電阻的阻值.
(3)丙同學查得電流計的內阻為Rg,采用圖d進行實驗,改變電阻箱電阻,讀出電流計相應的示數(shù)I,由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frac{1}{I}$-R0圖象如圖e所示,圖線縱軸截距為m,斜率為k,則待測電阻R的阻值為$\frac{m}{k}$-R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一根長為L=3m的豎直繩子末端掛著一個質量為m=1kg的木塊(可視為質點),現(xiàn)給木塊一個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0=4m/s,使木塊開始擺動.當繩子擺到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時,繩突然斷了,繩斷后,木塊恰能運動到水平傳送帶的最左端,且此時速度水平,此后木塊在傳迭帶上滑行.已知傳送帶足夠長,正以v′=1m/s的恒定速度逆時針運行,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繩的質量,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繩斷時木塊的速度大小為2m/s
B.木塊剛好到達傳送帶最左端時的速度大小為1m/s
C.木塊在傳送帶上距傳送帶左端的最大距離是1.28m
D.木塊從滑上傳送帶到離開傳送帶的過程中,整個系統(tǒng)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3.3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圖示為某物體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由此可以判斷物體的運動是(  )
A.往復運動B.曲線運動
C.勻速直線運動D.單方向的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我國云南省某些地方現(xiàn)在仍依靠滑鐵索過江,如圖(甲)所示.我們可以把滑鐵索過江簡化成圖(乙)的模型:鐵索的兩個固定點A、B在同一豎直平面內,AB間的水平距離為L=80m,鐵索B點與A點豎直距離為h=8m,鐵索的長度為100m,已知一質量M=35kg的學生,背著質量為m=5kg的書包,借助滑輪(滑輪質量不計)從A點靜止開始滑到對岸的B點.假設滑輪運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為12N,重力加速度為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滑到最低點時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
B.該同學到達對岸的速度為10m/s
C.相同體重的兩位同學,身高高的同學到達B點的速度大
D.若該同學想從B返回A,在B點的初速度只需要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