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光在豎直的肥皂液薄膜上產生的干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干涉條紋的產生是由于光在薄膜前后兩個表面反射,形成的兩列光波疊加的結果 |
B.若出現明暗相間條紋相互平行,說明肥皂膜的厚度是均勻的 |
C.用紫色光照射薄膜產生的干涉條紋間距比紅光照射時的間距小 |
D.薄膜上的干涉條紋基本上是豎直的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如圖用某種折射率較大的透光物質制成的直角三棱鏡ABC,其中∠B=30°。在垂直AC面的直線MN上插兩枚大頭針P1、P2,在AB面的左側通過棱鏡觀察大頭針P1、P2的像,調整視線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再在觀察的這一側先后插上兩枚大頭針P3、P4,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和P1、P2的像,記下P3、P4和三棱鏡的位置,移去大頭針和三棱鏡,過P3、P4作直線與AB面交于D,量出該直線與AB面間的夾角為45°。
①在圖中畫出完整的光路圖;
②求該物質的折射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某同學欲測直角三棱鏡ABC的折射率n。他讓一束平行光以一定入射角從空氣投射到三棱鏡的側面AB上(不考慮BC面上的光束反射),經棱鏡兩次折射后,又從另一側面AC射出。逐漸調整在AB面上的入射角,當側面AC上恰無射出光時,測出此時光在AB面上的入射角為α。
①在右面圖上畫出光路圖。
②若測得入射角α=60o,求出折射率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為了測定水的折射率,某同學將一個高32cm,底面直徑24cm的圓筒內注滿水,如圖所示,這時從P點恰能看到筒底的A點.把水倒掉后仍放在原處,這時再從P點觀察只能看到B點,B點和C點的距離為18cm.由以上數據計算得水的折射率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現象 |
B.在光導纖維束內傳送圖象是利用光的衍射現象 |
C.用標準平面檢查光學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現象 |
D.在太陽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現彩色花紋是光的干涉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們發(fā)現,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質量(原子核的質量除以核子數)與原子序數有如圖所示的關系。下列關于原子結構和核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可知,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時會有質量虧損,要吸收能量 |
B.已知原子核A裂變成原子核B和C時放出的γ射線能使某金屬板逸出光電子,若增加γ射線強度,則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增大 |
C.由圖可知,原子核A裂變成原子核B和C時會有質量虧損,要吸收核能 |
D.在核反應堆的鈾棒之間插入鎘棒是為了控制核反應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選對1個給3分,選對2個給4分, 選對3個給6分;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0分)
A.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時,發(fā)現在散射的X射線中,除了與入射波長相同的成分外,還有波長大于原波長的成分。 |
B.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時發(fā)出、、三種射線。 |
C.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 |
D.氡的半衰期為3.8天,若取4g氡原子核,經過7.6天就剩下1g氡原子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光電效應的實驗結果中,與光的波動理論不矛盾的是
A.光電效應是瞬時發(fā)生的 | B.所有金屬都存在極限頻率 |
C.光電流隨著入射光增強而變大 | D.入射光頻率越大,光電子最大初動能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以往我們認識的光電效應是單光子光電效應,即一個電子在短時間內能吸收到一個光子而從金屬表面逸出。強激光的出現豐富了人們對于光電效應的認識,用強激光照射金屬,由于其光子密度極大,一個電子在短時間內吸收多個光子成為可能,從而形成多光子電效應,這已被實驗證實。光電效應實驗裝置示意如圖。用頻率為v的普通光源照射陰極k,沒有發(fā)生光電效應,換同樣頻率為v的強激光照射陰極k,則發(fā)生了光電效應;此時,若加上反向電壓U,即將陰極k接電源正極,陽極A接電源負極,在kA之間就形成了使光電子減速的電場,逐漸增大U,光電流會逐漸減小;當光電流恰好減小到零時,所加反向電壓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為逸出功,h為普朗克常量,e為電子電量)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