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如圖所示,傾斜天花板平面與豎直平面夾角為θ,推力F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質量為m的木塊上,使其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B.天花板對木塊的彈力等于F-mgsin θ
C.木塊受的靜摩擦力可能等于0
D.木塊受的靜摩擦力等于mgsin θ

分析 對木塊受力分析,將重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重力產生兩個效果,使物體沿墻面下滑,使物體遠離斜面,再結合共點力平衡條件,可以求出各個力.

解答 解:A、木塊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趨勢,一定受到靜摩擦力,則天花板對木塊一定有彈力,加上重力、推力F,木塊共受到四個力,故A錯誤;
BCD、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如下圖:

對重力進行分解,垂直天花板方向的平衡方程為:F=FN+mgsinθ 得出 FN=F-mgsinθ,故B正確;
平行天花板方向的平衡方程為:f=mgcosθ,故C、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關鍵對木塊受力分析,將重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后,再確定靜摩擦力和彈力的大小和方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靜電場中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方向未知.帶電粒子在該電場中僅受靜電力作用,其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由M運動到N.則(  )
A.粒子必定帶正電荷
B.該靜電場一定是孤立正點電荷產生的
C.粒子在M點的速度大于它在N點的速度
D.粒子在M點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點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經狀態(tài)B變?yōu)闋顟B(tài)C,其中A→B過程為等壓變化,B→C過程為等容變化.已知VA=0.5m3,TA=TC=300K、TB=600K.
(1)求氣體在狀態(tài)B時的體積;
(2)設A→B過程氣體吸收熱量為100J,B→C過程氣體放出熱量為80J,求A→B過程中氣體對外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一列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實線為t時刻的波形,剛好傳到P點,O點為波源,虛線為再過△t=1.9s時的波形,且4T<△t<5T,則:
(1)此波的波速為1m/s;
(2)Q點的起振方向沿“-y”(“+y”或“-y”)方向;
(4)從t時刻到t+△t時刻,質點P通過的路程為0.9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核力與結合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內任意兩個核子之間都有核力作用
B.結合能是由于核子結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
C.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結合能越高
D.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關于一定量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內能一定增加
B.在完全失重的情況下,氣體對容器壁的壓強為零
C.氣體在等壓膨脹的過程中溫度一定升高
D.電冰箱的工作過程表明,熱量可以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遞
E.功轉變?yōu)闊岬膶嶋H宏觀過程是不可逆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在同一水平直線上的兩位置分別沿同方向水平拋出兩小球A和B,其運動軌跡如圖,不計阻力,要使兩球在空中相遇,則必須( 。
A.先拋出A球B.先拋出B球
C.同時拋出兩球D.A球的初速度大于B球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直線MN上方有平行于紙面且與MN成45°的有界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未知,MN下方為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的有界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今從MN上的A點(圖中未標出)無初速度釋放一個帶正電粒子,該粒子運動經過MN 線上的O 點時速度為v,如圖所示.該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的軌道半徑為R.若該粒子第三次經過直線MN時恰好又通過O點.不計粒子的重力.求:

(1)帶電粒子的比荷$\frac{q}{m}$;
(2)電場的強度E;
(3)該粒子從開始運動到第二次過O點所需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實驗時必須控制擺角很小,并且要讓單擺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擺動.
(2)用游標卡尺測定擺球的直徑,測量結果如圖1所示,則擺球的直徑為10.4mm.
(3)某同學測出不同擺長時對應的周期T,作出L-T2圖線如圖2所示,利用圖線上任意兩點A、B的坐標(x1,y1)、(x2,、y2),可求得g=$\frac{4{π}^{2}({y}_{2}-{y}_{1})}{{x}_{2}-{x}_{1}}$.
(4)某同學測單擺振動周期時,由于計數(shù)錯誤將29次全振動的時間記為了30次,而其他測量和計算均無誤,由此造成的結果是g的測量值大于(選填“大于”或“小于”)真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