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利用右圖甲的實驗裝置可探究重物下落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如圖乙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點O為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分別測出若干連續(xù)點A、B、C…與O點的距離h1=70.99cm、h2=78.57cm、h3=86.59cm…如圖所示,已知重物的質量為m=100g,g取9.80m/s2,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操作中正確的是:D
A.重物應靠近打點計時器,然后先放開紙帶讓重物帶動紙帶自由下落再接通電源
B.重物應選擇體積大、密度小的材料
C.實驗時采用的電源為4-6V的低壓交流電源
D.計算B點的瞬時速度時應用vB=$\frac{{h}_{3}-{h}_{1}}{2T}$來求解
(2)在打下點O到打下點B的過程中重物動能的增量為△EK=0.761J,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P=0.770J.(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取打下O點時重物的重力勢能為零,計算出該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時所對應的動能EK和重力勢能EP,建立坐標系,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EK和EP,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繪出圖線Ⅰ和圖線Ⅱ.已求得圖線Ⅰ斜率的絕對值為k1,圖線Ⅱ的斜率的絕對值為k2,則可求出重物和紙帶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為k1-k2(用k1和k2表示).

分析 (1)理解該實驗的實驗原理,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等;明確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理解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根據(jù)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B點的速度,從而得出動能的增加量,根據(jù)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3)若機械能守恒,因為初位置的機械能為零,則每個位置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絕對值應該相等,圖線不重合的原因是重物和紙帶下落過程中需克服阻力做功.根據(jù)動能定理,結合圖線的斜率求出阻力.

解答 解:(1)A、釋放前重物應靠近打點計時器,然后再接通電源放開紙帶,讓重物帶動紙帶自由下落,故A錯誤;
B、重物應選擇質量大、體積小、密度大的材料,有利于減小誤差,故B錯誤;
C、電火花使用220V交流電源,故C錯誤;
D、計算B點的瞬時速度用vB=$\frac{{h}_{3}-{h}_{1}}{2T}$ 求解,故D正確;
故選:AB
(2)B點的瞬時速度vB=$\frac{{h}_{3}-{h}_{1}}{2T}$=$\frac{0.8659-0.7099}{0.04}$=3.9m/s,
則在打下點O到打下點B的過程中重物動能的增量為△EK=$\frac{1}{2}$mvB2-0=$\frac{1}{2}$×0.1×3.92=0.761J,
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p=mgh2=0.1×9.8×0.7857=0.770J
(3)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h-fh=$\frac{1}{2}$mv2,則mg-f=$\frac{\frac{1}{2}m{v}^{2}}{h}$,
圖線斜率k1=$\frac{mgh}{h}$=mg,
圖線斜率k2=$\frac{\frac{1}{2}m{v}^{2}}{h}$,知k1-f=k2,則阻力f=k1-k2
故答案為:(1)D; (2)0.761,0.770; (3)k1-k2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實驗的原理,驗證重力勢能的減小量與動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以及知道通過求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時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在平面xOy內有一沿水平軸x正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波速為3.0m/s,頻率為2.5Hz,振幅為8.0cm.已知t=0時,P點質點的位移為y=4.0cm,速度沿y軸正方向,Q點在P點右方9.0×10-1m處,對于Q點的質點來說(  )
A.在t=0時,位移為y=-4.0cmB.在t=0時,速度沿y軸負方向
C.在t=0.1 s時,位移為y=-4.0cmD.在t=0.1s時,速度沿y軸正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P點,另一端O點系上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單選)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實驗過程中,下列選項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C.(單選)
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可以與木板不平行
B.將橡皮條拉伸相同的長度即可
C.將橡皮條和細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O
(3)如果F1和F2分別表示兩只彈簧測力計測得的力,F(xiàn)表示由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的合力,F(xiàn)′表示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測得的力,則以下圖2兩圖中符合實驗事實的是B(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聲波波源遠離觀察者,則觀察者接收到的聲波頻率增大
B.聲波擊碎玻璃杯的實驗原理是共振
C.超聲波在水中傳播的距離要比光波遠得多
D.“聞其聲而不見其人”是聲波的衍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實驗小組應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已知小車的質量為M,砝碼及砝碼盤的總質量為m,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所接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
實驗步驟如下:
A.按圖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其中與定滑輪及彈簧測力計相連的細線豎直;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勻速運動;
C.掛上砝碼盤,接通電源后,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D.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步驟C,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回答以下問題:

(1)對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小車的加速度與砝碼盤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實驗過程中砝碼盤處于超重狀態(tài)
C.與小車相連的輕繩與長木板一定要平行
D.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應為砝碼和砝碼盤總重力的一半
E.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應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0.88m/s2,打下A點時小車的速度v=0.73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圖中的小車加速度a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的關系圖象,與本實驗相符合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點)以某一速度從A點沖上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其運動的加速度為$\frac{2g}{3}$,此物體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則在這個過程中物體( 。
A.機械能損失$\frac{2mgh}{3}$B.動能損失了mgh
C.克服摩擦力做功$\frac{mgh}{6}$D.重力勢能增加了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如圖是用來驗證動量守恒的實驗裝置,彈性球1用細線懸掛于O點,O點下方桌子的邊沿有一豎直立柱.實驗時,調節(jié)懸點,使彈性球1靜止時恰與立柱上的球2接觸且兩球等高.將球1拉到A點,并使之靜止,同時把球2放在立柱上.釋放球1,當它擺到懸點正下方時與球2發(fā)生對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遠可擺到B點,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點.測出有關數(shù)據(jù)即可驗證1、2兩球碰撞時動量守恒.現(xiàn)已測出A點離水平桌面的距離為a,B點離水平桌面的距離為b,C點與桌子邊沿間的水平距離為c.此時,
(1)除了彈性小球1、2的質量m1、m2,還需要測量的量是立柱高h和桌面高H.
(2)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該實驗中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2m1$\sqrt{a-h}$=2m1$\sqrt{b-h}$+m2$\frac{c}{\sqrt{H+h}}$.(忽略小球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質量為m速度為v的球A,跟質量也是m的靜止球B發(fā)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彈性的,也可能是非彈性的,碰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 。
A.vB.0.7vC.0.5vD.0.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A、B兩物體(質量分別為M和m)用跨過定滑輪的細線連在一起,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關天A物體的受力情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受4個力作用,其中有2個彈力B.受4個力作用,其中有1個彈力
C.受3個力作用,其中有2個彈力D.受3個力作用,其中有1個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