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將小球以10m/s的初速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取地面為零勢能面,小球在上升過程中的動能Ek、重力勢能EP與上升高度h間的關(guān)系分別如圖中兩直線所示.取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的質(zhì)量為0.2kg
B.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為0.20N
C.小球動能與重力勢能相等時的高度為$\frac{20}{13}$m
D.小球上升到2m時,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差為0.5J

分析 A、由圖象可得最高點的高度,以及重力勢能,由重力勢能表達式可得質(zhì)量.
B、由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等于機械能的變化可以得到摩擦力大小.
C、對小球由動能定理可得小球動能與重力勢能相等時的高度.
D、結(jié)合圖象中的數(shù)據(jù),分別求出h=2m處小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然后求差即可.

解答 解:A、在最高點,Ep=mgh,得:m=$\frac{4}{4×10}$=0.1kg.故A錯誤;
B、由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W=△E可知:-fh=E-E,
EE為機械能,解得:f=0.25N.故B錯誤;
C、設(shè)小球動能和重力勢能相等時的高度為H,此時有:mgH=$\frac{1}{2}$mv2,
由動能定理:-fH-mgH=$\frac{1}{2}$mv2-$\frac{1}{2}$mv02,
得:H=$\frac{20}{9}$m.故C錯誤;
D、由圖可知,在h=2m處,小球的重力勢能是$\frac{4}{2}=2$J,動能是$\frac{5}{2}=2.5$J,所以小球上升到2m時,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差為2.5J-2J=0.5J.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該題首先要會從圖象中獲得關(guān)鍵信息,這種圖象類型的題目,要關(guān)注圖象的交點,斜率等,明確其含義,能夠有利于解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質(zhì)量為1kg的小球從0.8m高處自由下落到一軟墊上,若從小球剛接觸軟墊到小球陷到最低點經(jīng)歷0.2秒,求軟墊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若單擺的擺長不變,擺球的質(zhì)量增大為原來的4倍,擺球經(jīng)過平衡位置時的速度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則單擺振動的(  )
A.頻率增大B.頻率減小C.振幅增大D.振幅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拉力F 的作用,F(xiàn)與彈簧伸長量x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
A.2 N/mB.4 N/mC.20 N/mD.0.05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彈簧,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處落下,從球接觸彈簧到彈簧被壓縮到最大的過程中,關(guān)于小球運動的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的機械能不斷減小B.小球的機械能不斷增大
C.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增大D.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由某種透明物質(zhì)制成的直角三棱鏡ABC,折射率n=3,∠A=30°.一束與BC面成30°角的光線從O點射入棱鏡,從AC面上O′點射出.不考慮光在BC面上的反射,求從O′點射出的光線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壓強變大時,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必然變小
B.氣體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越稀薄,就越接近理想氣體
C.氣體分子的運動速率分布具有“中間多,兩頭少”的特點
D.氣體對器壁的壓強就是大量氣體分子作用在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平均作用力
E.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外界對其做功,內(nèi)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測定滑塊與水平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其中A為滑塊,B和C表示個數(shù)可調(diào)的鉤碼,A的左端與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未畫出)相連,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系統(tǒng)的加速度.實驗中該同學(xué)在鉤碼總質(zhì)量(m+m′=m)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多次改變m和m′的鉤碼個數(shù),重復(fù)測量,不計繩和滑輪的質(zhì)量及它們之間的摩擦,A、B始終保持相對靜止.

(1)實驗中除火花計時器、紙帶、若干個質(zhì)量均為50克的鉤碼、滑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細繩外、為了完成本實驗,還應(yīng)有BE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6V交流電源     E.220V交流電源
(2)實驗中該同學(xué)得到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如圖2所示,現(xiàn)從清晰的O點開始,每隔4個點取一計數(shù)點(中間4個點沒畫出),分別記為A、B、C、D、E、F,測得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OA=1.50cm,OB=3.90cm,OC=7.22cm,OD=11.45cm,OE=16.58cm,OF=22.63cm,打點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則由此紙帶可得到打C點時滑塊的速度v=0.38m/s,此次實驗滑塊的加速度a=0.91m/s2;(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在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該同學(xué)以m為橫軸,以系統(tǒng)的加速度a為縱軸,繪制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圖線,由此可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0(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平板車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左端放一質(zhì)量為m的小木塊A,m<M,A、B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同時給A和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開始向右運動,B開始向左運動,最后A不會滑離B.求:
(1)A在B上相對滑動的距離;
(2)A在B上相對滑動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