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用A和B兩種單色光依次在同一雙縫干涉裝置上做實驗,分別在屏上觀察到如圖a和圖b所示的兩種干涉條紋.比較這兩種單色光,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A光波長較短
B.水對A光折射率較大
C.A光在水中傳播速度較大
D.A光從水中射向空氣時全反射臨界角較小

分析 根據(jù)雙縫干涉條紋的間距大小比較出A、B兩光的波長大小,從而比較出頻率的大小、折射率的大小,根據(jù)v=$\frac{c}{n}$得出光在水中傳播速度的大。鶕(jù)sinC=$\frac{1}{n}$比較全發(fā)射的臨界角.

解答 解:A、根據(jù)$△x=\frac{L}xhpcprbλ$得,$λ=\frac{△xd}{L}$,A光的條紋間距較大,則A光的波長較大,故A錯誤.
B、A光的波長較大,則頻率較小,折射率較小,故B錯誤.
C、A光的折射率較小,根據(jù)v=$\frac{c}{n}$得,A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較大,故C正確.
D、根據(jù)sinC=$\frac{1}{n}$知,A光的折射率較小,則A光從水中射向空氣全反射的臨界角較大,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波長、頻率、折射率、在介質(zhì)中的速度、臨界角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本題通過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公式比較出波長是突破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教室的磁性黑板上經(jīng)常用一些小磁鐵將掛圖壓在黑板上,關(guān)于被磁鐵壓在黑板上的掛圖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掛圖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掛圖受到兩個互相平衡的摩擦力作用
C.掛圖對黑板的壓力與磁鐵對掛圖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D.增強磁鐵的磁性,掛圖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一輛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車長L=2m,車的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為1.25m,車上左側(cè)有一擋板,緊靠擋板處有一可看成質(zhì)點的小球.開始時,小車與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0=5m/s.某時刻小車開始剎車,加速度a=4m/s2.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球從小車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g取10m/s2.求:
(1)從剎車開始到小球離開小車所用的時間;
(2)小球落地時落點離小車右端水平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以下是小麗同學在“探究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實驗中的操作步驟.請完成步驟中的填空:
A.將一方形薄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板面上用圖釘固定好白紙,將三個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用細線系在小鐵環(huán)上,如圖甲所示
B.先將其中兩個測力計固定在圖板上,再沿某一方向拉著第三個測力計.當鐵環(huán)平衡時,分別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F3和它們的方向,并作出各個力的圖示
C.按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F2的合力F12,如圖乙所示.比較F12和F3,由此,找出三個力F1、F2、F3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一列沿x軸負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動圖象如圖所示,已知A質(zhì)點振動的周期為0.5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列波的波速V=30m/s
B.A、B兩質(zhì)點在t=O時的加速度不相同
C.A、D兩質(zhì)點的位移總是相同
D.在t=1.25s時刻,質(zhì)點D的速度方向沿y軸正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面四幅圖片涉及物理學史上的四個重大發(fā)現(xiàn),其中說法正確的有(  )
A.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測定出了引力常數(shù)
B.奧斯特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了電流周圍存在電場
C.法拉第通過實驗研究,總結(jié)出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
D.牛頓根據(jù)理想斜面實驗,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把一條形磁鐵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穿過采用雙線繞法的通電線圈,此過程中條形磁鐵做( 。
A.減速運動B.勻速運動C.自由落體運動D.變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有一條渡船正在渡河,河寬為260m,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36km/h,水的流速是18km/h.為了讓船能垂直于河岸渡河,船應(yīng)該怎樣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4.865c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0.607~0.609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