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13個完全相同的扁長木塊緊挨著放在水平地面上,每個木塊的質(zhì)量所m=0.4kg、長度L=0.5m,它們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原來所有木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第1個木塊的左端上方放一質(zhì)量M=1kg的小鉛塊(可視為質(zhì)點〕,它與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2,現(xiàn)突然給鉛塊一向右的初速度v0=5m/s,使其開始在木塊上滑行.已知物體所受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塊在第10個木塊上運動時,能帶動它右面的木塊一起運動
B.鉛塊剛滑上第12個木塊左端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3}$m/s
C.鉛塊在第12個木塊上滑動時第12個木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D.小鉛塊最終能滑上并停在第13個木塊上

分析 鉛塊在木塊上滑行時,當(dāng)鉛塊對木塊的滑動摩擦力等于木塊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時,恰好能帶動它右面的木塊一起運動.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出鉛塊滑上該木塊左端時的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鉛塊和已滑動的木塊整體的加速度.由運動學(xué)公式求出鉛塊相對木塊靜止時滑行的距離,即可進行判斷.

解答 解:A、木塊受到鉛塊提供的滑動摩擦力 f=μ2Mg=2.0N
有鉛塊的那個木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11(M+m)g=1.4N
其余每個木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21mg=0.4N
設(shè)鉛塊到第n個木塊時,第n個木塊及后面的木塊開始在地面上滑動,則f>(13-n)f2+f1,得n>11.5,即當(dāng)鉛塊滑到第12個木塊左端時,12、13兩木塊開始在地面上滑動.故A錯誤.
B、鉛塊剛滑上第12個木塊左端時的速度v1,由動能定理得:-μ2Mg•11L=$\frac{1}{2}M{v}_{1}^{2}-\frac{1}{2}M{v}_{0}^{2}$,解得:v1=$\sqrt{3}$m/s,故B正確.
CD、鉛塊滑動的加速度為:a=-$\frac{{μ}_{2}Mg}{M}$=-μ2g=-2m/s2
此時第12、13的加速度為:a1=$\frac{{μ}_{2}Mg-{μ}_{1}(M+2m)g}{2m}$=0.25m/s2;
以第12、13兩木塊為參考系,鉛塊滑到第12個木塊右端時相對木塊的速度v2
 ${v}_{2}^{2}-{v}_{1}^{2}$=2(a-a1)L
解得,v2=$\frac{\sqrt{3}}{2}$m/s>0
故鉛塊可以滑上第13個木塊,在第13個木塊上滑動時,木塊的加速度為:
a2=$\frac{{μ}_{2}Mg-{μ}_{1}(M+m)g}{m}$=1.5m/s2;
以第13個木塊為參照,鉛塊相對木塊13靜止時滑行的距離為:
s=$\frac{0-{v}_{2}^{2}}{2(a-{a}_{2})}$=0.107m<L
所以,鉛塊最終停在第13塊木塊上,距離其左端0.107m.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是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xué)和動能定理、摩擦力公式等等知識的綜合應(yīng)用,關(guān)鍵通過分析受力情況,判斷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要注意摩擦力的變化.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所示,高度相同、底邊等長的光滑斜面和光滑曲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別從兩個面的頂端由靜止滑向底端,則(  )
A.到達底端時兩球的動能相等B.到達底端時兩球重力的功率相等
C.下滑過程兩球重力所做的功不等D.下滑不同高度時兩球的機械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下面為某同學(xué)用單擺測量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葘嶒灢糠植僮鳎?br />(1)為了比較準(zhǔn)確地測量出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戎,?yīng)選用下列所給器材中的哪些?將所選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橫線上.
A.長1m左右的細繩           
B.長30m左右的細繩
C.直徑2cm的鉛球            
D.直徑2cm的木球
E.秒表                       
F.時鐘
G.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所選擇的器材是ACEG.
(2)用游標(biāo)卡尺測量小鋼球直徑,讀數(shù)如圖1所示,讀數(shù)為20.30mm.

(3)測出單擺偏角小于5°時完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為t,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為L,游標(biāo)卡尺測得擺球直徑為d.用上述測得的量寫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達式:g=$\frac{4{π}^{2}{n}^{2}(L+\fraceqii2wo{2})}{{t}^{2}}$
(4)該同學(xué)測出不同擺長時對應(yīng)的周期T,作出T2-L圖線,如圖2所示,再利用圖線上任兩點A、B的坐標(biāo)(x1,y1)、(x2,y2),可求得g=$\frac{4{π}^{2}({x}_{2}-{x}_{1})}{{y}_{2}-{y}_{1}}$
若該同學(xué)測擺長時漏加了小球半徑,而其它測量、計算均無誤,也不考慮實驗誤差,則用上述T2-L圖線法算得的g值和真實值相比是不變的(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某同學(xué)為了準(zhǔn)確的測量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進行了如下探究:
Ⅰ.誤差分析:課本上設(shè)計電路圖如圖1所示,事實上電表為非理想表,上述的電壓表測量值存在著一定誤差,此誤差屬于系統(tǒng)(填“系統(tǒng)誤差”或“偶然誤差”)

Ⅱ.該同學(xué)分析上述誤差是電壓表有分流作用引起,且無法通過更換電表來消除這種誤差.該同學(xué)通過實驗原理的改進,設(shè)計如圖2所示實驗電路圖,步驟如下:
(1)閉合開關(guān)S,通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R1、R2,可以使電流表G的示數(shù)為0,則此時電流A1、A2的示數(shù)分別I10、I20,電壓V1、V2的示數(shù)分別U10、U20,則流過電源的電流I1=I10+I20,電源的路端電壓U1=U10+U20
(2)再次調(diào)節(jié)R1、R2,使電流表G的示數(shù)為0,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分別I11、I21,電壓表V1、V2的示數(shù)分別U11U21,流過電源的電流I2,電源的路端電壓U2
(3)由上述測量的物理量,可以得出電動E=$\frac{{U}_{2}{I}_{1}-{U}_{1}{I}_{2}}{{I}_{1}-{I}_{2}}$內(nèi)r=$\frac{{U}_{2}-{U}_{1}}{{I}_{1}-{I}_{2}}$;(U1、U2、I1、I2表示)由于本實驗不必考慮電表帶來的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物塊先沿軌道1從A點由靜止下滑至底端B點,后沿軌道2從A點由靜止下滑經(jīng)C點至底端B點,AC=CB,如圖所示.物塊與兩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不考慮物塊在C點處撞擊的能量損失,則在物塊整個下滑過程中,不正確的是( 。
A.兩次位移相同B.兩次重力做功相同
C.兩次摩擦力做功相同D.沿軌道1下滑時損失的機械能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guān)于動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相互作用的物體,如果所受合外力為零,則它們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B.動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物體系統(tǒng)在相互作用過程中的任何時刻動量之和都是一樣的
C.動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各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在相互作用前的動量之和與相互作用之后的動量之和是一樣的
D.動量守恒是指相互作用的各個物體在相互作用前后的動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質(zhì)量為1kg的質(zhì)點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2 s內(nèi)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
B.第2 s內(nèi)外力所做的功是4 J
C.第2 s末外力的瞬時功率最大
D.第1 s末與第2 s末外力的瞬時功率之比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兩球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兩球質(zhì)量關(guān)系2mA=mB,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A、B兩球的動量均為6kg•m/s,運動中兩球發(fā)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動量增量為-4kgm/s,則(  )
A.左方是A球
B.右方是A球
C.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D.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當(dāng)一彈簧振子在豎直方向上做簡諧振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振子經(jīng)過同一位置時,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B.振子從最低點向平衡位置運動過程中,彈簧彈力始終做負功
C.振子在從最低點向平衡位置運動過程中受到重力、彈力和回復(fù)力
D.振子在平衡位置時,其動能最大,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