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彈簧振子,振動圖象如圖所示,則可知( 。

A.兩彈簧振子完全相同

B.兩彈簧振子所受回復力最大值之比FF2∶1

C.振子甲速度為零時,振子乙速度最大

D.兩振子的振動頻率之比ff1∶2

E.振子甲加速度為零時,振子乙速度最大

【答案】CDE

【解析】

D.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兩彈簧振子周期之比TT21,得頻率之比ff12,D正確;

A.彈簧振子周期與振子質(zhì)量、彈簧勁度系數(shù)k有關,周期不同,說明兩彈簧振子不同,A錯誤;

B.由于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不一定相同,所以兩振子所受回復力(F=-kx)的最大值之比FF不一定為21,B錯誤;

CE.由簡諧運動的特點可知,在振子到達平衡位置時位移為零,速度最大;在振子到達最大位移處時,速度為零,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在振子甲到達最大位移處時,振子乙恰好到達平衡位置,C E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第象限內(nèi)有一勻強磁場垂直于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為B.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以速度vO點沿著與y軸夾角為30°的方向進入磁場,運動到A點時速度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相同,不計粒子的重力,則

A.該粒子帶正電

B.A點與x軸的距離為

C.粒子由OA經(jīng)歷時間t

D.運動過程中粒子的速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金屬導體的電阻率的實驗中,待測金屬導線的電阻Rx約為3 Ω.實驗室備有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V1(量程3 V,內(nèi)阻約為15 kΩ

B.電壓表V2(量程15 V,內(nèi)阻約為75 kΩ

C.電流表A1(量程3 A,內(nèi)阻約為0.2 Ω

D.電流表A2(量程600 mA,內(nèi)阻約為1 Ω

E.變阻器R1010 Ω,1.0 A

F.變阻器R20100 Ω,0.3 A

G.電池E(電動勢為3 V,內(nèi)阻約為0.3 Ω

H.開關S,導線若干

(1)提高實驗精確度,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的實驗器材有__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圖中__(填ab)為該實驗的電路原理圖,并按所選擇的原理圖把實物圖用導線連接起來.____

(3)用刻度尺測得金屬絲長度為60.00 cm,用螺旋測微器測得導線的直徑為0.635 mm,兩電表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所示,則電阻值為__Ω,電阻率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測量一段長度已知的電阻絲的電阻率。實驗操作如下:

(1)如圖所示的螺旋測微器,在測量電阻絲直徑時,先將電阻絲輕輕地夾在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再旋動________(選填A、BC),直到聽見喀喀的聲音,以保證壓力適當,同時防止螺旋測微器的損壞。

(2)某同學采用圖所示電路測量待測電阻絲的阻值。請根據(jù)實物圖畫出其電路圖________

(3)為了測量,第一步利用中圖示的電路,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測得5組電壓和電流的值,作出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

第二步,將電壓表改接在a、b兩端,測得5組電壓和電流的值,數(shù)據(jù)見下表:

0.50

1.02

1.54

2.05

2.55

20.0

40.0

60.0

80.0

100.0

由此,可求得電阻絲的________,再根據(jù)電阻定律可得到電阻絲的電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原理制成了第一座擺鐘.如圖甲所示為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見到的一種擺鐘,圖乙所示為擺的結(jié)構示意圖,圓盤固定在擺桿上,螺母可以沿擺桿上下移動.在甲地走時準確的擺鐘移到乙地未做其他調(diào)整時擺動加快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的重力加速度較大,若要調(diào)準可將螺母適當向下移動

B.甲地的重力加速度較大,若要調(diào)準可將螺母適當向上移動

C.乙地的重力加速度較大,若要調(diào)準可將螺母適當向下移動

D.乙地的重力加速度較大,若要調(diào)準可將螺母適當向上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手持較長軟繩端點O以周期T在豎直方向上做簡諧運動,帶動繩上的其他質(zhì)點振動形成簡諧波沿繩水平傳播,示意如圖。繩上有另一質(zhì)點P,且O、P的平衡位置間距為L。t=0時,O位于最高點,P的位移恰好為零,速度方向豎直向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簡諧波是縱波

B. 該簡諧波的最大波長為2L

C. 時,P在平衡位置上方

D. 時,P的速度方向豎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 斜面靜止在水平地面上, 一滑塊( 視為質(zhì)點) 以某一初速度從斜面底端滑上斜面,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再返回斜面底端, 斜面傾角為θ,所有接觸面均不光滑, 整個過程斜面始終保持靜止,不計空氣阻力,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滑塊與斜面間動摩擦因素大于tanθ

B. 整個過程重力的沖量為0

C. 上滑過程中摩擦力的沖量小于下滑過程摩擦力沖量

D. 整個過程中斜面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彩虹是由陽光進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形成的.形成示意圖如圖所示,一束白光L由左側(cè)射入雨滴,a、b是白光射入雨滴后經(jīng)過一次反射和兩次折射后的其中兩條出射光(ab是單色光).下列關于a光與b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

A.雨滴對a光的折射率大于對b光的折射率

B.a光在雨滴中的傳播速度小于b光在雨滴中的傳播速度

C.用同一雙縫干涉儀做光的雙縫干涉實驗,a光條紋間距大于b光條紋間距

D.a光、b光在雨滴中傳播的波長都比各自在真空中傳播的波長要長

E.a光、b光在同一介質(zhì)中,以相同的入射角由介質(zhì)射向空氣,若b光能夠發(fā)生全反射,則a光也一定能夠發(fā)生全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在一塊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鏡,在兩者之間形成厚度不均勻的空氣膜,讓一束單一波長的光垂直入射到該裝置上,結(jié)果在上方觀察到如圖乙所示的同心內(nèi)疏外密的圓環(huán)狀干涉條紋,稱為牛頓環(huán),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干涉現(xiàn)象是由凸透鏡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疊加形成的

B.干涉現(xiàn)象是由凸透鏡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疊加形成的

C.干涉條紋不等間距是因為空氣膜厚度不是均勻變化的

D.干涉條紋不等間距是因為空氣膜厚度是均勻變化的

E.若使用半徑小一些的凸薄透鏡,則干涉條紋的間距要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