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如圖所示裝置由AB、BC、CD三段軌道組成,軌道交接處均由很小的圓弧平滑連接,其中軌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軌道BC的長度s=5m,軌道CD足夠長且傾角θ=37°,A、D兩點離軌道BC的高度分別為4.30m、
1.35m�,F讓質量為m的小滑塊自A點由靜止釋放。已知小滑塊與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⑴小滑塊第一次到達D點時的速度大��;
⑵小滑塊第一次與第二次通過C點的時間間隔;
⑶小滑塊最終停止的位置距B點的距離。
![]() |
(15分)
解:(1)小物塊從A→B→C→D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3分)
將、
、s、
、g代入得:
=3m/s (2分)
(2)小物塊從A→B→C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1分)
將、s、
、g代入得:
=6m/s (1分)
小物塊沿CD段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6m/s2 (1分)
小物塊沿CD段上滑到最高點的時間=1s (1分)
由于對稱性可知小物塊從最高點滑回C點的時間=1s
故小物塊第一次與第二次通過C點的時間間隔=2s (1分)
(3)對小物塊運動全過程利用動能定理,設小滑塊在水平軌道上運動的總路程為
有: (2分)
將、
、g代入得
=8.6m (2分)
故小物塊最終停止的位置距B點的距離為2s-=1.4m (1分)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年廣西南寧二中高三10月月考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裝置由AB、BC、CD三段軌道組成,軌道交接處均由很小的圓弧平滑連接, 其中軌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軌道BC的長度x=5m,軌道CD足夠長且傾角θ=37°,A、D兩點離軌道BC的高度分別為h1=4.30 m、h2=1.35 m.現讓質量為m的小滑塊自A點由 靜止釋放。已知小滑塊與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塊第一次到達D點時的速度大��;
2.小滑塊第一次與第二次通過C點的時間間隔;
3.小滑塊最終停止的位置距B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屆度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裝置由AB、BC、CD三段軌道組成,軌道交接處均由很小的圓弧平滑連接,其中軌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軌道BC的長度s=5m,軌道CD足夠長且傾角θ=370,A、D兩點離軌道BC的高度分別為h1=4.30 m、h2=l.35 m.現讓質量為m的小滑塊自A點由靜止釋放。已知小滑塊與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小滑塊第一次到達D點時的速度大��;
2.小滑塊第一次與第二次通過C點的時間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