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B車剎車后減速運動的加速度.
(2)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經歷的時間,結合位移公式求出兩車的位移,通過位移關系確定是否發(fā)生撞車事故,若不相撞,結合位移關系求出最近距離.
解答 解:(1)設B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1,則
0-vB2=-2a1x1 解得a1=$\frac{{{v}_{B}}^{2}}{2{x}_{1}}$=$\frac{900}{2×1800}$=0.25 m/s2
(2)設B車減速時間t時兩車的速度相同,則
vB-a1t=vA+a2(t-△t)
代入數(shù)值解得t=20 s
在此過程中A、B兩車前進的位移分別為:
xA=vA△t+vA(t-△t)+$\frac{1}{2}$a2(t-△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A=425 m.
xB=vBt-$\frac{1}{2}$a1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B=550 m
由于xA+x>xB,所以兩車不會發(fā)生撞車事故.
此時兩車相距最近,為△x=xA+x-xB=475 m.
答:(1)B車剎車后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0.25 m/s2;
(2)兩車不會發(fā)生撞車事故,兩車相距的最近距離為475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速度大者減速追速度小者,在速度相等之前,兩車的距離越來越小,若未相撞,速度相等之后,兩車的距離越來越大,可知只能在速度相等之時或相等之前相撞.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00 J | B. | 200 J | C. | 450 J | D. | 900 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用紫光做雙縫干涉實驗的干涉條紋間距比用紅光的大 | |
B. | 電磁波的波長越長,其衍射現(xiàn)象越明顯 | |
C. | 從豎立肥皂膜上看到的彩色條紋是從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相干涉的結果 | |
D. | 當聲源和觀察者相向運動時,觀察者聽到聲音頻率變高,是由于觀察者在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完全波的個數(shù)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同步衛(wèi)星運行的周期較大 | |
B. | 同步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可能飛越上海上空 | |
C. | 低軌道衛(wèi)星運行的角速度較大 | |
D. | 兩種衛(wèi)星運行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m/s2 | B. | 1.5 m/s2 | C. | 2.5 m/s2 | D. | 3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對大多數(shù)α粒子沿原方向運動,說明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是α粒子受力平衡的結果 | |
B. | 多大多數(shù)α粒子沿原方向運動,說明這些α粒子未受到明顯的力的作用,說明原子是“中空”的 | |
C. | 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大角度偏轉,是因為金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和電荷量遠大于α粒子的質量和電荷量,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機會很小 | |
D. | 使α粒子發(fā)生大角度偏轉的原因是原子內部兩側的正電荷對α粒子的斥力不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除了從光源直接發(fā)出的光以外,我們通?吹降慕^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 |
B. | 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 |
C. | 光導纖維傳播光信號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 |
D. | 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從紅光改為紫光,則相鄰亮條紋間距一定變大 | |
E. | 當我們看到太陽從地平線上剛剛升起時,太陽的實際位置已經在地平線上的上方 | |
F. | 無色肥皂液吹出了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的色散 | |
G. | 海市蜃樓是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fā)生折射而產生的 | |
H. | 日落時分,拍攝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機鏡頭前裝上偏轉濾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重力勢能增加了mgh | B. | 動能損失了mgh | ||
C. | 動能損失了$\frac{1}{2}$mgh | D. | 機械能損失了$\frac{1}{2}$m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